遏制"圖章下的浪費"——代表委員求解我國產能過剩困局
2013-03-15 09:50? 徐松、李斌、蔡玉高、王博?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3月15日電 領導一句話,審批幾個章,銀行就能放貸、項目就能投產。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呼吁,當前我國產能過剩問題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主管部門應從源頭規范項目審批流程,管好圖章,避免因決策不當導致產業布局失調、產能大幅過剩。 產能過剩:驚人的浪費 全國人大代表、錦州陽光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文華呼吁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臺《太陽能光伏行業準入條件》,遏制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盲目擴張,強化光伏產品監督和檢查,通過優勝劣汰,壓縮產能。 近年來,各地集中投資,光伏產業“虛火上升”,產能已經比全世界的總裝機量還多。一哄而上的結果,是光伏企業患上了嚴重依賴癥:既離不開政府的強力扶持,又過度依賴國外市場。產能過剩使整個行業步入寒冬,上萬億資金存在壞賬風險。 “不僅是光伏產業,整個工業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的問題已經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全國政協委員李毅中說。 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除多晶硅、風電設備外,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造船等傳統行業產能也存在大量過剩,氮肥、電石、氯堿、甲醇、塑料等一度熱銷的化工產品也銷售困難;銅、鋁、鉛、鋅等有色行業生產形勢低迷,大型鍛件也存在著產能過剩隱憂。不少業內人士均表示,產能過剩將成為2013年困擾這些行業發展的主要風險之一。 莫讓產能之痛扼住經濟發展的咽喉 全國人大代表、廣西來賓市市長楊和榮表示,產業布局之所以“失調”,產能大量過剩,與政府管得過多管得過死導致市場信號失靈不無關系。 政府審批項目,既要審批產業鏈的上游項目,還要審批下游項目。“現在的情況往往是上游的項目批下來了,下游的項目批不下來,導致產業布局不合理。”楊和榮說。 事實上,由于政府掛帥行政拍板的審批流程,導致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失靈,產業結構布局不合理、產能過剩已成為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頑疾”。自2004年以來,抑制產能過剩一直是宏觀調控的重點,幾乎每年都有抑制過剩產能的政策文件出臺。 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出四萬億投資后,產能過剩再次 |
相關閱讀:
- [ 03-15]政府投資審批有望放權地方 代表委員:防產能過剩
- [ 03-13]楊天夫:建立行業產能風險預警制度
- [ 03-13]中國經濟前行需直面產能過剩之痛
- [ 03-07]李毅中:可以通過擴大內需來化解部分產業產能過剩問題
- [ 03-06]國家將從四個方面采取措施 努力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 [ 03-06]化解產能過剩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重點
- [ 03-06]鋼鐵水泥電解鋁等傳統行業產能利用大體上在70%-75%之間
- [ 02-22]多部委將分行業推差別電價、問責制治理產能過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