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九龍治水”,食品安全能否跨越“三重門”?
2013-03-15 11:03?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曉夏 黃曉夏 |
分享到:
|
“三重門”:“食品安全防火墻”如何重建? 在德國,刑事訴訟外加巨額的民事賠償足以讓肇事的食品企業破產;在韓國,如果因制造或銷售有害食品被判刑者,10年內將被禁止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在日本,每份食品都“建檔案”,通過“重重關卡”才能登上百姓餐桌。 中國食品安全的“天”屢屢被“捅破”,在拷問生產經營者道德良心的同時,也暴露出制度的漏洞和社會誠信的“失守”。 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表示,這次機構改革之后,食品安全法也需要抓緊進行修改。改革邁入這一步,要把改革的成果通過修改法律的形式鞏固下來。 拯救“道德滑坡”需“剛性約束”。一些代表認為,應落實食品安全的“黑名單”制度,讓企業違規后終身禁入,真正形成震懾力。 宋心仿代表認為,應整合現有信用信息渠道,建立全國聯網的“食品安全電子信息監管服務平臺”,實行“問題食品”的可追溯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畢宏生說,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會的事。需要監管部門在產業的每個鏈條成為“千里眼”,讓不誠信的企業無立足之地。(記者王海鷹、周琳、白靖利、王春雨) |
相關閱讀:
- [ 03-15]陳乃科代表:食品安全風險監測不能“淪為擺設”
- [ 03-14]打開袋裝棗飛出活蛾子 龍巖公布十大食品安全案例
- [ 03-14]食品安全,“防火墻”就是信任度
- [ 03-13]誰在為中國極地科考隊的食品安全負責?
- [ 03-13]食品工業大省代表把脈食品安全問題
- [ 03-13]食品安全成“兩會”熱點 多項提案呼吁一體化管理
- [ 03-13]2012年度龍巖市十大食品安全案例
- [ 03-13]代表委員建言舌尖上的安全:是頑疾 就要用猛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