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 在經濟改革過程中需做三件事
2013-03-23 14:57?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發言。中國經濟網記者張靜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記者 楊斯陽)今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會議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表示,根據過去中國改革的兩次大推進情況,在經濟改革過程中需做三件事。 吳敬璉介紹,在黨的十八次代表大會之前,中國對于向哪個方向走有很多爭論。一種方向是中國應該加強政府對于經濟和社會的管控,用英語雜志的說法是國際資本主義。另一種方向要建設規則基礎上的一個現代的市場經濟制度。十八大要求我國要繼續走改革之路,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的深化重要領域的改革。 吳敬璉表示,根據過去中國改革的兩次大推進情況,在改革過程中我國需做三件事:第一,全面的、系統的推進改革,在中國30多年的改革歷史中有兩次比較大推進,其中1991年至2000年的推進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二,要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此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3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設計和規劃,同時明確提出了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第三,將改革的項目按照改革領域匯總,地方政府將改革項目進行梳理,提出建議后由中央機構來確定中央政府的路線圖方案。 吳敬璉認為,在以上工作有兩大問題需要解決,一個是粗放的、舊的增長模式問題,另一個是腐敗問題。其中腐敗的蔓延、猖獗,導致了低層群眾和低收入階層的強烈不滿。中國應從問題入手,去找出制度上的問題根源,然后確定應做哪些改革來解決這些制度上的問題。 吳敬璉還表示,在改革過程中,不管是設計還是執行都會很困難。從設計上看,主要有兩個困難:一是理念、理論、思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制度?通過不同的改革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認識上有很大的區別。二是改革中最重要的障礙是利益。李總理曾說過,觸及利益比觸及靈魂還困難,預計在中國在未來設計過程中,會碰到許多需要解決的障礙和困難。 吳敬璉認為,在中國經濟改革過程中,不僅要有十八大所說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同時還要有大眾支持推動,才有希望實現改革目標。 |
相關閱讀:
- [ 03-13]中國經濟前行需直面產能過剩之痛
- [ 01-18]中國經濟“V”型反轉 2013年望重回“8”時代
- [ 01-18]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7.8% 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
- [ 12-06]專家:中國經濟轉型要抓住效率 行政干預不可取
- [ 11-12]經合組織稱:中國經濟4年后可能超過美國
- [ 10-05]黃金周旅游數據顯示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
- [ 09-18]中國日本經濟情況對比
- [ 09-09]多指標釋積極信號 中國經濟“筑底”態勢漸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