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博德:銀行體系已不能滿足基礎設施長期融資需求
2013-03-23 16:1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冼傅德:銀行做期限重組的能力最近受到了很大的削弱,由于一方面出現了新的資本和流動性監管新的要求,一方面是讓銀行變得更加安全,另外一方面也帶來經濟的影響。銀行傳統上的借錢是短期的,借出錢又是長期的,因此我們的實體經濟可以做反向的事情,讓公司成長,讓個人優化他的收入,通過他們的生命周期進行有效的消費。在這個過程當中,銀行現在做的期限重組越來越少了,讓長期融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現在全球的銀行體系已經不能夠滿足對于基礎設施融資越來越多的長期融資的需求了,現在其他的一些市場參與者,包括保險機構、養老金,對沖基金,主權政府等等,也正在努力的填補這個鴻溝,但是還不夠。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也是一個特例,中國政府通過不同的機制依然在提供這種長期的融資需求,但中國的金融市場也在不斷的演進,這樣的問題,如何在長期投資者和借款人之間保持中間的關系,這一點非常重要,西方這一點做得并不是特別成功。 冼傅德:第四個特點,國際的監管協調有些日趨示弱的情況。在危機剛剛發生之后,監管機構對于全球金融監管協調方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協同程度,建立20國集團之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也建立了巴塞爾三期協議和相關標準共同的努力,但是現在確實取得了相關的成就,包括巴塞爾三,還有對流動性真正有意義的國際的標準。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這種共識出現了分裂的情況,在監管的重點和單邊行動方面變得越來越多?,F在令人諷刺的一點,當時在危機發生之后最需要共識的,最呼吁共識的國家,包括美國、英國、瑞士、歐元區等等,現在他們卻是最先從共同的康莊大道上離散的國家。 冼傅德:剛才講到的這些法案都是在巴塞爾三和金融穩定委員會他們做的工作上扎了好幾個大窟窿,另外一方面,發展中國家又在幫助推行巴塞爾三,那些得了病的國家不愿意接受別人施舍的藥方。大家可能聽說過CVA,信用估值調整的做法,針對交易對手信用風險的做法。實際上在歐洲大部分國家已經得到了大部分的實施,歐洲剛剛決定要給一個很大的例外,美國則是推遲實施,可能要到更晚的一些時候。所以剛才講到這樣一些規則,能夠幫助大的金融機構避免他們在市場作價方面做出的虛假和復雜的行為。實際上在亞洲,這些問題他的后果表現是最明顯的。 冼傅德:我再講一下美元,美元還是非常堅挺,占主導地位的,但是也有國家已經開始在找這種替代的貨幣。對于美元的流動性大家也有一些擔憂,由于量化寬松,還有其他的一些風險情緒的影響,會不會出現美元價值受到影響的問題呢?另外還有熱錢的問題,還有監管的問題,有很多美元計價的交易,實際上都會對沖的交易作為輔助。這樣的交易監管還是在芝加哥,CFTC,商品期貨委員會在做。即使對于那些根本沒有踏足美國國境的交易,所以我想有很多的公司、銀行,還有政策制定者都希望能夠在美元使用方面減少對美元的依存度。 冼傅德:在亞洲我們看到的一個明顯的最佳方案,替代的貨幣就是人民幣,雖然它還不是完美的替代,但是我們看到在亞洲有很多受到喜愛,或者說受到使用的趨勢。最后再來講一下人民幣現在已經是在成為一個崛起的替代方案,盡管美元現在還是主導的貨幣,謝謝! 提問:我有一個問題問瑞?戴利歐和冼傅德,瑞?戴利歐提到有很多高風險的投資在出現,我想問你怎么評估風險,比如說中國政府的債務是否有很多錢是投在高風險里面。我想問冼傅德,哪些指標可以評估風險很高。另外對于預警的信號,看杠桿率過高,你覺得有哪些預警信號可以看。 冼傅德:我同意他剛才的意見,我想有些時候,人們會比較激動,比較喪失理智,我想要看市場的動能,而且在每個國家可能情況都不一樣,不能籠統的講。不管怎樣,看大家旅行出差的方向,我們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的。 |
相關閱讀:
- [ 03-23]劉世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或已處于轉折點
- [ 03-23]鄭永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中國可以成為高收入社會
- [ 03-23]史蒂芬·羅奇:中國增長幫助世界經濟防止簫條
- [ 03-23]吳敬璉:改革路線圖核心是建設規則基礎上的市場
- [ 03-23]邁克爾·里奇: 要成為創新者需學會容忍失敗
- [ 03-23]吳敬璉: 在經濟改革過程中需做三件事
- [ 03-23]亨利·基辛格:中美關系要看長遠看整體狀況
- [ 03-23]李肇星:中美兩國遇到的新問題需按照平等互利原則友好解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