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納德:企業應成為創新樞紐 抓住新型工業化機遇
2013-03-23 17: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米其林集團總裁盛納德。中國經濟網記者張靜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3日訊(記者 楊斯陽)今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米其林集團總裁盛納德表示,新出現的高科技、低成本的模式,或將成為新型工業革命的核心,企業應當成為創新的樞紐,充分抓住新型工業化帶來的機遇。 盛納德表示,新型工業革命中包括大數據、云端、物聯網、信息通信、支付數字化,為公司發展帶來更多機遇。通常人們認為能源和信息化革命共同催生了第三次工業革命,但其他因素也同樣重要,包括循環經濟的興起、應對原材料稀缺和污染、消費者需求不斷多樣化、影響著食品、房地產和健康產業等諸多行業。 盛納德認為,得益于產品相關的服務,新型城鎮化模式和新的交通運輸愿景也正帶動新產業的發展。生命科學、信息通信、生物和納米技術的融合,不僅轉變產業和企業模式,也將改變人類的創新與生活方式。這對企業社會責任提出例如新的要求,即社會期望越來越強調人類安全和幸福感。 盛納德表示,創新是下一輪工業化浪潮的基礎,這個過程中,需要重視高回報領域的中小企業機構,將中小企業機構培育成創新的主要動力。 對于企業如何進行創新,盛納德認為:第一,進行產業升級,節約和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并使用先進的制造業系統,將其作為打造現代化工業競爭力的基石。第二,創新生態的高效管理,國家戰略要從教育開始,通過統籌方案和專用的集群管理考慮點對點創新。第三,實施卓越的生態系統治理,靠公平的合作關系和監管,實現長期協作,包括法制、知識產權保護、優化的標準化政策等等。第四,創新生態的融資活力。 最后,盛納德表示,新出現的高科技、低成本的模式,可能會成為新型工業革命的核心。企業應當成為創新的樞紐,充分抓住新型工業化帶來的機遇。 |
相關閱讀:
- [ 03-23]劉世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或已處于轉折點
- [ 03-23]鄭永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中國可以成為高收入社會
- [ 03-23]史蒂芬·羅奇:中國增長幫助世界經濟防止簫條
- [ 03-23]斯蒂格利茨:中國需從出口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
- [ 03-23]馬丁·沃爾夫:中國要成為新經濟秩序的制定者
- [ 03-23]博斯金:中國未來經濟增長速度將放緩
- [ 03-14]英媒:中國發展需“大社會”和“大政府”并行
- [ 03-13]中國發展須重結構性改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