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文凱:中國可在能源供應端減少能源損耗
2013-03-24 09:44?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的主題為“中國:改革開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3年會23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國經濟網全程直播報道。圖為BP集團董事會主席思文凱。中國經濟網蔣詩舟攝影 思文凱表示,能源革命需要有更多的創新,而且是非同尋常的,史無前例的創新。目前大家都在談怎么來為創新找到一個環境,找到這樣的生態體系,所以政策、監管,包括商業和社會方面都在鼓勵創新。研究認為,實際上能源只有12%的初級能源,他是在中端被消費了,中間損失很大,所以我想在能效提高方面中國有很多的機會。這是非常重要、關鍵的工作,所以必須繼續。我剛才講到能源節約的非常重要的特點,如果我們能實施好的能效技術,實際上可以在能源供應端減少能源的損耗。 思文凱認為,中國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頁巖氣儲藏國,也是液態油氣資源的儲藏國,世界上第二大岸上的鉆井隊也是在中國有運作,美國是第一大,中國是第二大。所以要學習美國在頁巖氣方面的成功經驗,我覺得應該有一些因素必須到位。首先是監管,第二是一些制度性安排。包括采礦權方面要進一步明晰,同時要放開一些礦藏的開采權,有意吸收和引用一些國外的工程服務,同時以一種競爭的方式來實現。另外對于這些管道的建設和部署也需要有非歧視的看待。 此外,中國能源方面的挑戰可以通過合作,而不是孤立的看待和應對解決。中國是一個主要的能源進口國,中國的國家利益可以通過開放的、包容性、競爭性的政策鼓勵全球資本和全球創新的流動來得到滿足。 |
相關閱讀:
- [ 03-23]盛納德:企業應成為創新樞紐 抓住新型工業化機遇
- [ 03-23]泰斯庫:中國城市化將催生8億成熟消費群體
- [ 03-23]山姆·威爾士:中國是力拓未來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 [ 03-23]劉世錦:中國經濟增長速度或已處于轉折點
- [ 03-23]鄭永年:十年或十五年后中國可以成為高收入社會
- [ 03-23]史蒂芬·羅奇:中國增長幫助世界經濟防止簫條
- [ 03-23]斯蒂格利茨:中國需從出口型經濟轉向服務型經濟
- [ 03-23]馬丁·沃爾夫:中國要成為新經濟秩序的制定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