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拔得新一輪資源價改頭籌 兩桶油最終受益
2013-03-27 09: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中新網3月27日電國家發改委宣布從今日零時起下調國內汽柴油價格,同步推出外界翹盼已久的國內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從而拔得新一輪資源價格改革的頭籌。業內分析認為,雖然此次下調對“兩桶油”以及各地的煉化企業的利潤會形成擠壓,但從長遠來看,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會更有利于煉化企業減少虧損,獲得溫和的利潤保障。 “兩桶油”煉化板塊可扭虧為盈 從2011年底開始,中央相關部門鑒于國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和CPI漲幅趨緩,又開始加快了資源價格改革的步伐,比如開始向全國推廣階梯電價、階梯水價;廣東、廣西開始天然氣價格改革試點;2012年12月,國務院出臺了煤電連動新機制方案。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國家發改委又宣布準備對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進行調整。不到一個月,外界便看到了改革的靴子落地。 此次油價形成機制改革與成品油價格下調同步推出,最大限度減小了對市場的沖擊,而對兩大油企及各地煉化企業來說,則意味著短期內利潤的下滑。媒體援引卓創分析師陳晴的話報道說,此次價格下調,兩大油企的煉油利潤可能明顯走低160-170元/噸左右,雙雙進入虧損狀態。但是,新的定價機制大大縮短了調價周期,使得國內成品油銷售價格后期會出現“小幅快調”的局面,更能及時反映成本價格的變動,對兩大油企煉油板塊及各地煉化企業的利潤應能帶來溫和的保障。 根據媒體此前報道,中石化是國內第一大成品油供應商,由于煉油和油品銷售占企業收入比重大,成品油價格調整不到位一直是中石化煉油業務虧損的重要原因。財報顯示,2012年中石化煉油事業部虧損119億元,較2011年虧損376億元大幅減虧257億元。中石化方面稱,減虧的主要原因是2012年政府根據國際原油價格走勢比較及時地調整了成品油價格,共調整8次,逐步減少了價格不到位的程度,緩解了煉油虧損的局面。 后期國內油價可能溫和回漲 就在國家發改委宣布下調成品油價格前一天,新華社報道說,國際油價繼前一個交易日上漲后,25日繼續走高。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了1.1美元,收于每桶94.81美元,漲幅為1.17%;5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升0.51美元,收于每桶108.17美元,漲幅為0.47%。 媒體援引隆眾石化網分析師李彥的話報道說,雖然歐元區達成救助塞浦路斯的新協議暫時消除了全球經濟的憂慮,市場信心重新得到提振,同時美國債務上限要到5月才會出現,部分亞洲煉廠的檢修3月末亦快結束,對原油需求會有所上升,因此3月末至4月,國際原油價格較之前會有所回升;但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備下調美國經濟增速,歐元區還存在利空,同時4月仍屬國內煉廠的檢修季,全球原油需求又勢必受到制約,因此3月末至4月,國際原油價格強勢沖高的概率不大。 李彥據此分析認為,4月國際原油價格多數時候會呈現窄幅震蕩的姿態,而國內成品油再度出現調價的預期尚不明朗。 但《證券時報》援引中宇咨詢分析師孫雪君的話報道說,隨著春季來臨,工程開工率增加及春耕用油需求擴大提振,市場行情會逐漸好轉,汽柴價格可能出現跌后回漲可能。(中新網能源頻道) |
相關閱讀:
- [ 03-27]成品油定價新機制出臺 專家稱將緩解跟漲不跟跌
- [ 03-26]民意催生新版油價機制 將減少“跟漲不跟跌”現象
- [ 03-26]中國成品油定價進入約兩周一調"常態化"階段
- [ 03-26]成品油定價新機制"亮相" 市場化方向再進一步
- [ 03-26]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談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 [ 03-26]新版成品油定價機制將把調價周期縮至10個工作日
- [ 03-26]成品油下調窗口今日開啟 汽油每升預計跌0.22元
- [ 03-26]成品油價格明天或迎來今年首次下調 重返7元時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