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國五條"細則陸續出臺 專家稱細則或成空文
2013-04-01 21:31? 董維嘉?來源:國際在線 責任編輯:孫靖 孫靖 |
分享到:
|
3月底,廣州、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國五條”樓市細則相繼出臺,各地細則基本都遵循國務院出臺的“國五條”要求,并沒有什么特別有力的“大動作”,這不禁讓人對地方“國五條”細則的可行性提出質疑。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所陳則明教授表示,各地的細則沒有公布具體措施,落實起來會有困難。著名經濟學家梁小民表示,地方細則意義不大,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成了一紙空文。 國務院出臺的“國五條”細則要求:“對出售自有住房按規定應征收的個人所得稅,通過稅收征管、房屋登記等歷史信息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記者注意到濟南、合肥等多地的細則都沒有涉及此項內容。 陳則明說:“‘國五條’的核心內容是‘20%個稅’政策,但是這一點在地方‘國五條’細則上并沒有明顯體現。上海、北京的細則雖然提出會嚴格執行‘20%個稅’政策,但是如何嚴格、怎么執行都沒有明確,到底怎么做還是未知之數。”他分析,各地的細則都沒有將具體措施公布,因此在落實上有一定難度。 陳則明分析,細則實施的障礙之一是中國大部分二手交易房的價格并不在交易中心的數據庫中,“數據庫信息的完善基本在98年之后,但二手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老房子,所以大部分房子還是會按照不能核實房屋原值的情況征收1%的稅。” 分析地方細則影響時,陳則明表示:“在短期內,地方細則對一手房市場會產生一些刺激作用,這對開發商和政府是有利的;細則在短期內對二手房市場將起到抑制作用,二手房市場會出現‘轉售為租’的現象,供應量的減少,間接成為一種對社會資源的浪費。” 梁小民對國際在線記者表示,房產交易本身是一種很正常的投資行為,尤其在股市低迷的前提下,沒有必要抑制房產交易,想抑制房產市場的投機行為,可以從提高首貸或者提高利息等等方面入手。況且地方政府本身對待“國五條”就是一種不支持的態度,“我們現在在房地產政策上已經越走越遠,因此地方‘國五條’細則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成了一紙空文。” |
相關閱讀:
- [ 04-01]地方"國五條"細則密集落地 地產股逆勢大漲
- [ 04-01]“史上最嚴”調控能否穩房價?百姓詢問京版國五條
- [ 04-01]姜偉新:落實“新國五條” 控制房價
- [ 04-01]新聞觀察:“國五條”地方細則阻擊高房價
- [ 04-01]上海“國五條”細則落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