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等獲評2012年十大考古新發現
www.fjnet.cn?2013-04-09 12:28? 張中江?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資料圖:神木縣石峁遺址上銀妝素裹,一處古城墻的石砌遺存清晰可見。石峁遺址是陜北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晚期的人類活動遺址,距今約4000年左右,出土了大量玉器。2006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4月9日電(記者 張中江)“201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9日上午在北京揭曉。河南欒川孫家洞舊石器遺址、江蘇泗洪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等項目名列其中。 最終獲評“十大”的考古項目是:河南欒川孫家洞舊石器遺址、江蘇泗洪順山集新石器時代遺址、四川金川劉家寨新石器時代遺址、陜西神木石峁遺址、新疆溫泉阿敦喬魯遺址與墓地、山東定陶圣靈湖漢墓、河北內丘邢窯遺址、內蒙古遼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遺址、重慶渝中區老鼓樓衙署遺址和貴州遵義海龍囤遺址。 著名考古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嚴文明在會上特別提到陜西神木石峁遺址。這個遺址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夏階段城址,是走向文明的重要遺跡。其中玉器有幾千件,城墻有3層,有些城墻上還有彩繪。在這個遺址還發現兩個埋有24個頭骨的坑,可能是宗教信仰的表現,同時也說明當時社會階層發生了變化。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學術標準第一位 從此前的25個入圍終評的項目看,與往年以大型基本建設工程中的發掘項目為主不同,今年的入圍項目涌現了更多以解決學術課題為目的的主動發掘。這是否代表著今后考古工作的一個方向和趨勢?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童明康對此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表示,今年評上“十大”的項目中既有主動發掘的,也有配合基本建設的項目。后者在促進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普及考古學知識方面,都非常重要,依然是考古工作的重點。這一直沒有動搖過。而主動發掘的項目,是為了解決重大的學術問題。通過這些項目獲得新發現和重要認知,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今后對主動發掘項目,仍然會給予更多關注和支持。 在評選過程中,是否會考慮學術之外的因素?童明康表示,在“十大”的評審中,學術標準一直是第一位的。在這樣的大前提下,也提出一些其他原則,比如平衡原則,以讓各個時代都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考古發現入圍。還有地域問題,要考慮到文明發祥和中心區域和邊緣地區的平衡。還有一個原則是,評選要更充分體現對文化遺產保護的原則。上述原則的提出,前提是學術標準,學術上一定要夠得上“十大”。 還有記者問,此前評選上的“十大”項目,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保護。童明康回答說,凡是評上的項目,都得到了地方高度重視和很好的保護。 當天多位專家均表示,2012年是個考古“大年”,有很多精彩的項目,沒選上的很遺憾。童明康對此也表示認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7]《朔州文物考古文集》出版發行 記載文物考古資料
- [ 03-26]阿房宮考古遺址公園即將開建 景區客流量不大
- [ 03-06]加拿大考古人員在北極地區發現巨型駱駝化石
- [ 03-04]考古專家吁城鎮化須注重大遺址文保
- [ 02-24]塔克拉瑪干考古取得多項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