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禽流感:“防線”進步但非“高枕無憂”
2013-04-09 18:12? 劉元旭、周琳、秦華江、陳剛?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鄧宇虹 鄧宇虹 |
分享到:
|
新華視點:狙擊禽流感 “防線”進步但非“高枕無憂” 及時公開疫情、隔離傳染源、撲殺風險禽類、暫停活禽交易、發布注意事項……面對新型禽流感的考驗,人們看到從政府到公眾,對于突發疫情的改變與提升:反應更加迅速、措施更加科學、應對更加從容。 但是,在H7N9疫情發生的當下,回望以往,一些疫病的傷痛如同一面鏡子,仍照出了當前疫病防治陣線的“短板”和隱憂。 信息:少一點“捂蓋” 多一份主動 及時公布疫情真相,是非典后我國發生的重大改變。 3月31日,疫情首次通報。4月2日,上海立即啟動流感流行三級防控應急預案;4日,上海全面撲殺檢出病毒活禽;6日,暫時關閉活禽交易市場…… 此次禽流感疫情中,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通力協作,疫情的新進展幾乎是每日一報;防治方案迅速出臺,抗流感新藥審批加速通過;網絡傳言快速得到求證發布,發現死麻雀等異常情況及時調查……一系列舉措贏得認同。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表示,對中國追蹤并控制H7N9疫情爆發的努力有信心。 “以往發生一些公共衛生事件時,不少政府部門選擇了沉默和隱瞞。”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教授沈陽說,錯過了信息公開的好時機。如今,一些“漏洞”已逐步彌補:面對禽流感疫情考驗,主動多了,被動少了;淡定多了,恐慌少了。 但是,冷靜觀察禽類交易量驟減、板藍根搶購脫銷等現象就會發現,“進步”并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疫情公開,但在科學全面、有針對性、通俗易懂等方面都還有待改進。沈陽認為,部分“為了宣布而宣布”的防治技術方案說服力不強、存有爭議,恰恰反映出政府在面對重大突發事件時應急機制尚有漏洞。 專家認為,唯有及時準確地公開信息,方能穩住公眾情緒、行業價格和市場供需。“這一點,對于應對突發疫情危機尤為重要。”沈陽說。 |
相關閱讀:
- [ 04-09]中國科學部署H7N9防控 有序應對新型禽流感疫情
- [ 04-09]網傳東直門醫院發現禽流感病例 院方多次辟謠
- [ 04-09]上海已撲殺家禽11萬羽 地產家禽未測出H7N9
- [ 04-09]新型禽流感檢測取得突破 病毒關鍵合成基因送京
- [ 04-09]黑龍江森工總局防控禽流感 巡護看守候鳥活動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