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走中國特色住房保障道路
2013-04-10 09:5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數據來源:財政部 走中國特色住房保障道路 王保安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與住房相關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日益凸顯,住房問題成為標志性的重大民生問題。解決住房問題,迫切需要推進住房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住房制度設計的持續改進、住房保障路徑的開拓創新。 國際視域中的住房保障問題 住房問題是世界性難題。在一些發展中國家,住房矛盾突出表現為觸目驚心的城市“貧民窟”等城市病。聯合國人居署報告顯示,2010年世界貧民窟人口達8.276億人,約占全球城市人口的1/4。在發達國家,對住房保障制度的探索已有上百年歷史。1919年,英國頒布了《住房和城鎮規劃法》,規定居民住房問題為公共事務,政府對此履行義務。1937年,美國第一部住房法案《瓦格納住房法》出臺,之后其住房制度經歷了政府建設公共住房、政府補貼住房建設、實行房租補貼等發展階段。但發達國家遇到了另外的住房難題,由住房體制缺陷、過度投機等引發危機的案例屢見不鮮。比如,2007年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直接引發了蔓延至今的國際金融危機。 總結世界各國住房保障的經驗教訓,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第一,住房保障制度設計不斷完善,一般經歷了以“補磚頭”的實物保障為主逐步轉為以“補人頭”的房租補貼為主的過程。第二,政府對住房市場的干預要適時適度,應在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構建靈活的住房保障機制:一手以稅收工具為主調控房地產市場;一手以補貼工具為主解決窮人“居者有其屋”的問題。第三,住房需求具有多樣性,公民居住權的保障方式要多元化,保障水平要有層次性。第四,應提早預防形成“貧民窟”,否則就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危害,治理的難度更大、成本更高。 |
相關閱讀:
- [ 03-26]臺灣鼓勵民間資本建保障房 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
- [ 03-13]今年新增保障房用地750公頃 以區縣編制供地計劃
- [ 03-04]委員熱議“賣房征20%所得稅” 加緊建設保障房
- [ 03-01]北京數千戶家庭將遷入保障房
- [ 02-22]專家:租賃將成保障房首要方式 壓縮尋租空間
- [ 02-21]廣東首次明確保障房輪候時間:一般3年 最長5年
- [ 01-17]27億元保障房資金曾被截留 審計署稱已歸還
- [ 12-26]保障房明年新開工600萬套 今年基本建成550萬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