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副部長:走中國特色住房保障道路
2013-04-10 09:54?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我國住房保障制度的探索歷程 新中國成立后,住房保障制度的探索歷程大體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實物分配階段。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98年,我國實行的是福利分房制度,職工住房由國家和單位負責建設分配。這一保障模式否定了住房的商品屬性,加之“高積累、低消費”及“先生產、后生活”思想的影響,房地產業發展和住房保障體系建設嚴重滯后。1977年,全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僅3.6平方米。雖然上世紀90年代初啟動了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試點,但沒有從根本上打破住房實物分配體制,住房供給短缺問題突出。 市場化改革探索階段。以1998年7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為標志,我國住房分配貨幣化、房地產市場化改革正式啟動。改革調動了市場主體投資建設商品房的積極性,培育了房地產市場,增強了住房供給能力,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從1998年的18.7平方米提高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但這一階段住房保障制度建設跟進不夠,政府的住房保障職能沒有充分發揮。 全面構建住房保障制度體系階段。2007年,國務院明確將保障性住房納入政府公共服務職責范圍,要求加快建立健全以廉租房制度為重點、多渠道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政策體系,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保障房建設跨越式發展階段?!笆濉币巹澨岢鲂陆?600萬套保障房,目標是覆蓋約20%的城鎮居民家庭,覆蓋范圍之廣、投入力度之大、建設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2年國家財政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資金達到3800多億元,比2007年增長近38倍。目前,我國初步建立起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限價商品住房、各類棚戶區改造以及農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的7大類、11個品種的保障性住房體系。 |
相關閱讀:
- [ 03-26]臺灣鼓勵民間資本建保障房 解決中低收入者住房
- [ 03-13]今年新增保障房用地750公頃 以區縣編制供地計劃
- [ 03-04]委員熱議“賣房征20%所得稅” 加緊建設保障房
- [ 03-01]北京數千戶家庭將遷入保障房
- [ 02-22]專家:租賃將成保障房首要方式 壓縮尋租空間
- [ 02-21]廣東首次明確保障房輪候時間:一般3年 最長5年
- [ 01-17]27億元保障房資金曾被截留 審計署稱已歸還
- [ 12-26]保障房明年新開工600萬套 今年基本建成550萬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