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減少重復征稅 不會讓地方財政“吃緊”
2013-04-12 08:41? 羅蘭?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減少企業重復征稅促進社會分工細化 “營改增”不會讓地方財政“吃緊”(市場觀察) 本報記者 羅蘭 營業稅改增值稅,這一中國稅制建設中里程碑式的事件最近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我國自2012年1月啟動“營改增”試點以來,中小規模納稅人稅收負擔得到減輕。國務院要求,從今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擴大地區和行業試點。大家非常關心,“營改增”試點擴大后,企業和消費者究竟能否得到降價實惠? 減少重復征稅細化社會分工 我國從1994年起對貨物和勞務分別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制度,增值稅是我國第一大稅種,營業稅是我國地方第一大稅種。隨著經濟的發展,兩稅并行征收的弊端日益顯露。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改革能讓企業減少重復交稅。就營業稅而言,其流轉環節越多,重復征稅現象越嚴重。同時,現行稅制下,增值稅與營業稅征收對象不同,使增值稅無法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之間不配比,也容易導致重復征稅。 減稅讓利并非“營改增”的惟一目標,專家指出,打破第三產業發展瓶頸,推動第三產業細分化、專業化是其中一個重要目的。服務業主要交納營業稅,過去企業為減少重復交稅,容易向“大而全”或“小而全”方向發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消除了重復征稅,企業就可以放下包袱向專業化細分發展。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周振華認為,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不僅是減稅的數量問題,主要是改變了經濟運行的機制,對社會分工的細化很有意義,可謂是一次革命性的變革。 最先進行“營改增”試點的上海市,已嘗到改革的甜頭。財政部和上海市政府曾發布通報稱:試點行業總體稅負減輕,有利地促進了服務業發展。據統計,到去年底,試點地區已擴至全國12個省市。財政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我國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納稅人已超過100萬戶,已為試點企業直接減稅超過400億元。 |
相關閱讀:
- [ 04-11]"營改增"試點向行業轉變 今年企業將減稅1200億
- [ 04-11]營改增試點擴圍 增值稅分成比例面臨調整壓力
- [ 04-11]國務院要求各地透明發布禽流感疫情信息
- [ 04-10]新聞分析:試點地區擴至全國 "營改增"再邁重要一步
- [ 04-10]國務院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
- [ 04-10]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 [ 03-06]專家解讀:營改增擴圍是今年稅制改革重頭戲
- [ 02-22]營改增引中國新一輪經濟改革深度試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