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禁白令”,一“解”了之?
www.fjnet.cn?2013-05-03 16:41? 劉元旭、王艷明、周琳、沈洋?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14年“禁白令”,一“解”了之?——發泡餐具“開閘”的惑與禍 新華網北京5月3日電從高溫有毒到符合標準、從環境污染到可回收利用……在爭議聲中,禁了14年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重出江湖”。 按照有關部門修改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一次性發泡餐具在“淘汰產品目錄”中被刪除。5月1日起,解禁“閘門”打開,但發泡餐具的安全、污染等關鍵問題仍令公眾感到疑惑和擔憂。 使用——公眾有疑問,誰解“前后矛盾”之惑 5月2日,記者在北京西城區新文化街上多家餐館見到,雖然一次性發泡餐具已解禁,但他們使用的仍然是可降解的一次性餐盒。 “即便現在可以用一次性發泡餐盒了,但我們也不會用,一方面是便宜不了多少,另一方面,發泡餐盒質量不好,遇高溫就變形,顧客也不愿意要。”北京一家川菜館老板表示。 記者調查發現,一次性發泡餐具的使用,一些中大型餐廳大多將其拒之門外,而一些路邊小攤小店,卻由過去的“躲躲閃閃”變得“心安理得”。 在北京海淀區從事一次性餐具批發的經營戶姚紅贊告訴記者,北京市場已經不太認可一次性發泡餐具,將來即便有市場需求,也主要在低端。 消費者對于“解禁令”多不買賬。“發泡餐具高溫易產生有害物質,也污染環境,14年的禁令效果明顯,百姓也習慣了使用安全環保的替代品,為什么又要突然放開,讓人想不明白。”家住天津市北辰區的李明說。 發泡劑會破壞臭氧層,高溫易產生有害物,難降解污染大,回收處理難……由于存在種種“缺陷”,國家有關部門于1999年頒布“禁白令”,在全國范圍內禁產禁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 此次解禁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有關部門給出的理由包括符合相關標準、可回收再利用、許多國家和地區一直使用、可節約石油資源、公眾環保意識發生變化等,但沒有更進一步的解釋性說明,讓公眾產生禁與解禁“自相矛盾”的困惑。 “正因為公眾環保意識和需求在提高,發泡餐具的生產、使用才應慎之又慎。”北京環保學者楊斌說,從之前的有毒隱患到現在符合標準、從之前的污染環境變成現在的可回收利用、節約資源,14年間禁與不禁的理由,看得讓人一頭霧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03]發泡餐盒解禁遇冷 被嫌棄檔次太低市民不愿用
- [ 05-03]一次性發泡餐盒解禁 地方質監局:未接標準監管難
- [ 05-03]發泡餐具“解禁”背后的未解之題
- [ 05-03]媒體五問發泡餐具解禁:為何不征求民意
- [ 05-03]禁令雖解發泡餐盒不太受歡迎 小店小吃攤仍使用
- [ 05-01]惠伯棣:使用發泡餐具需注重方法 溫度不宜過熱
- [ 05-01]一次性發泡餐具今解禁 公眾擔憂白色污染重現
- [ 04-29]一次性發泡餐具“重出江湖” 解禁后面臨4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