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探月之后還探啥
www.fjnet.cn?2013-05-06 16:26? 蔣建科 喻思孌?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探月提升深空探測技術 我國自主開展火星探測的前提條件已基本具備 深空探測技術作為人類保護地球、進入宇宙、尋找新的生活家園的重要手段,成為未來航天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之一。盡管充滿挑戰和風險,也曾經遭遇失敗,但人類探測深空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 從1958年美國和前蘇聯啟動探月計劃開始,世界發達國家和航天技術大國都先后開展了多種類型的深空探測活動,發射了200多個探測器,其中月球120多個,火星和金星各40個。 葉培建介紹,目前太陽系的所有大行星都被不同程度探測過,通過深空探測活動得到的關于太陽系的認識超過了人類數千年來獲得有關知識總和的千萬倍。 在天文觀測方面,人類已把各個波段的天文衛星送入太空,其中較大的有美國的伽馬射線觀測臺、先進X射線天體物理設施、紅外望遠鏡設施、“哈勃”空間望遠鏡等4項,而尤以“哈勃”空間望遠鏡最為矚目。 作為探月工程二期的先導星,在完成既定的工程驗證和科學探測任務后,2011年6月9日,嫦娥二號奔向150萬公里遠的日地拉格朗日L2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抵達L2點的國家,開啟了我國深空探測的新征程。 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飛抵距地球約700萬公里遠的深空,并在約3公里的相對距離與“戰神”擦身而過,精確交會,獲得了該小行星分辨率優于10米的清晰圖像,繼美國、歐空局和日本之后又一次成功探測小行星。 葉培建說,月球探測工程使我國掌握了許多深空探測技術,也新建一批基礎設施。探月工程二期實施期間,我國建成兩座大型地面測控站,加上其他技術,我國的深空測控通信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能夠達到距地球4億公里的火星,具備對火星探測的遠距離測控通信能力。” “預計今年下半年將發射嫦娥三號,在月球進行科學探測,實現首次‘落月’,搭載的月球車將在月球工作3至6個月,并完成相關數據的檢測和回傳任務。” 葉培建認為,在2020年左右,我國有望實現月壤的采集和返回。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11]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計劃于2018年發射
- [ 03-05]過去五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8.8%、9.9%
- [ 03-02]黃強委員談中國高鐵:避免壟斷釀問題
- [ 03-01]“嫦娥三號”探月衛星將在下半年發射
- [ 02-28]嫦娥二號距地突破2000萬公里 繼續飛向更遠深空
- [ 01-18]美俄公布探月計劃 韓媒稱“星球大戰”或重演
- [ 01-16]日將制定新宇宙基本計劃 取消機器人探月計劃
- [ 12-19]中國2012年發射19箭28個航天器收獲“滿堂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