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放緩,就業為何仍向上
2013-05-08 15:10? 白天亮?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林洪熙 |
分享到:
|
產業梯度轉移,中西部地區貢獻了新增就業崗位中的多數 產業梯度轉移更帶動新增就業崗位的攀升。今年一季度,中西部地區貢獻了新增就業崗位中的多數。貴州、甘肅等承接產業轉移的省份,新增就業量同比增長高達20%以上。東部就業則在向下走,情況較好的省份新增就業增速也只有2%左右的水平。有增有減,增的部分大于減的部分,使新增就業保持良好態勢。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認為,服務業占經濟規模比重的提高,對于就業也帶來巨大變化,在第二產業低迷的狀態下,對新增就業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此外,一些經濟學家也指出,勞動年齡人口的變化逐步對勞動力供求對比產生影響。根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數據,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正處于頂峰,其中16—24歲的年輕勞動力開始減少。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就業壓力。 經濟增速若持續放緩,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經濟增速如果持續放緩,對就業的沖擊必然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來。”莫榮說。他認為,就業的滯后效應仍然存在,東部一些經營困難的企業還未真正采取減員的措施,但如果企業真的撐不下去,裁員將不可避免。 人社部就業司有關負責同志介紹說,經濟下行對就業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露,只是在新增就業上還看不出來??疾斐擎偟怯浭I率,4.1%看似一直延續著從2011年以來的水平,但如果進一步看小數點后第三位、第二位數的變化,在2012年底就已出現細微上漲,代表著失業人數較以往有所增加??疾旄咝.厴I生就業,雖然要到7月份才有統計數據,但今年許多省份已紛紛表示較去年困難。此外,東部沿海地區持續數年的“用工荒”,今年春節以后的調查顯示,不像往年那么明顯,基本上是結構性缺工,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勞動力需求在減少。 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中心對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市場供求狀況的監測顯示,84個大中城市,今年一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需求人數減少了16.3萬人,下降2.9%。不過,求職人數也同時有所下降。分區域看,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市場用人需求下降7.2%,中部地區市場用人需求下降3.1%,西部市場用人需求增長10.6%。 |
相關閱讀:
- [ 05-07]一中國商人獲澳洲首個重大投資者簽證
- [ 05-05]北京畢業生落戶年齡“紅線”引戶籍與就業討論
- [ 05-05]全身心為民謀利
- [ 05-05]解讀教育部"限定985、211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禁令
- [ 05-05]奧地利多數人主張繼續留在歐盟和歐元區
- [ 05-05]“股神”預言女性撐起美經濟“半邊天”
- [ 05-04]閩首個青年社服中心落戶倉山 開設兩個服務窗口
- [ 05-04]新華視點:解讀教育部有關"限定985、211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禁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