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莫言面對面:科學是發現,文學是發明
www.fjsen.com?2013-05-16 12:08? 楊振寧?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無論是科學還是文學,“中國夢”終會實現 楊振寧和莫言都認同一個觀點,科學和文學都是觀察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窗口,科學家和文學家也都在通過他們的民族性影響世界。 “我感覺,一個中國物理學家與一個外國物理學家會表現出不同的傾向和性格,比如一個中國物理學家喜歡的方向,跟一個德國物理學家喜歡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他們本身的‘民族性’與中國的文化傳統有密切關系?!睏钫駥幷f。 莫言對這一說法非常認可,“在文學中,民族性就是國民性,正如《易經》所樹立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前者講的是民族的進取精神,后者講的是包容,這都是民族性的體現?!?/p> 最后,范曾先生讓兩位大師說說自己的“中國夢”。 楊振寧沉默許久,說:“我覺得這不能用一兩句話講。中國民族有著一百多年被欺負的歷史,我父親和我這一輩子,‘被欺負’是靈魂深處的感受。原因大家知道,是中國沒有發展近代科學。所以獲得諾貝爾獎成了全民族的期待,這是很自然的。” “我想,大概是最近這幾十年,中國的發展給了整個中華民族一個新的前途,也就產生了‘中國夢’。‘中國夢’是會實現的。我在國內有十多年了,我知道有數不清有能力、有決心的年輕人。當然,中國要在幾十年內追上西方幾百年發展的成果,問題不可避免。但是種種方面也證明,我們可以克服很多問題。對于中國夢的實現,我非常樂觀。” 莫言則這樣回答:“到天上去?!?/p> “最近我在網上看見一條消息,美國的一家公司在征集第一批移民火星的志愿者,中國人報名最多,我想這也表達了中國人的夢想。”莫言說。 最后,莫言引用了王蒙的小說名“青春萬歲”寄語年輕學子,楊振寧說的是“自強不息”,范曾則以“誠外無物”表達了人生態度。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5-16]楊振寧與莫言科學與文學的對話:我們都是在探尋真理
- [ 05-14]莫言正式就職北京師范大學 未來或帶研究生
- [ 05-13]莫言今正式出任北師大國際寫作中心主任 或帶研究生
- [ 05-08]"莫言效應"持續升溫 山東高密種紅高粱3000畝
- [ 05-08]山東高密因“莫言效應”種植3000畝紅高粱
- [ 04-24]莫言:文學與人的關系,就像頭發與人的關系
- [ 04-13]《紅高粱》版權當年賣800元 莫言:感覺我成富翁
- [ 04-11]莫言出書細說諾獎七日行 大學演講時曾有人鬧場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