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重寫中華史遭質疑 回應:所有結論絕對可靠
www.fjnet.cn?2013-05-19 08: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承認有三個團隊 否認代筆 此前,有不少人質疑易中天能否獨自書寫3700年的中華史,并質疑其是不是找了一些年輕人隨便編編,粗制濫造。對此,易中天在接受中新網視頻訪談時保證,絕對不存在代筆的問題。 他承認自己有三個團隊。第一個是顧問團隊,主要的工作是審稿。包括擬定寫作計劃,構建36卷的結構。但他也不忘強調,讀書寫作是自己的事情。 他的第二個團隊是編輯團隊,主要是文字編輯和美術編輯。他的責任編輯是一個團隊。他要求每個人都要讀稿子,并把讀稿的意見寫出來,集中成一個意見,然后推敲這個地方改還是不改,這個地方刪一個字還是加一個字。 易中天坦言,第三個團隊也就是營銷團隊,跟自己沒有太大關系。但他們也非常辛苦。 易中天強調,寫書的過程中絕對不存在代筆的問題。“若說有,第一卷的第一句話,有半句不是我寫的,是別人幫我想的。” 輕松好讀和嚴謹認真不沖突 因為將《易中天中華史》定位為輕松好讀,有網友質疑易中天是在娛樂化歷史。對此,易中天批評質疑者只知道二元論,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在易中天看來,輕松好讀和嚴謹認真不構成矛盾沖突。國外歷史學家寫的人物傳記都是輕松好讀的,一定是用當事人最能接受的語言表達,那叫時尚,不影響嚴謹。嚴謹的是態度,是研究的態度。 那么,史料的來源是否可靠?考證的過程又是否嚴謹?易中天對中新網說,自己所有的史料和史實部分,一定靠得住。史料的依據有三種:一種是文獻,比如《詩經》、《楚辭》、《史記》、《左傳》;第二是出土文物;第三是文字。其中后兩種最可靠。在使用這三種證據的時候,如果文獻證據與文物證據、文字證據相沖突,就舍棄文獻,取用文物和文字。 這種嚴謹治學的態度,得益于易中天在上研究生期間所受到的基本培訓。他回憶道,當時的研究生導師曾下過一道死命令:一是不許讀現代人寫的論文,只能讀原著;二是讀研究生期間不得發表論文,可以練習,但不能發表,而且材料必須是第一手的。 在嚴格的訓練中,易中天漸漸養成了自己治學的原則。“第一,使用證據的時候不能孤證,孤證是無效的。第二,使用證據的時候不能斷章取義,必須有上下文,要把上下文搞清楚才能引用。第三,要用的一定是經典。” 正因如此,今天的他才顯得特別有底氣。“我這套書里所有的結論,只有一種情況是可能被推翻的,就是有新的出土文物。一旦出現新的出土文物,證明我的判斷錯了,我馬上修改。除非能挖出東西來,否則我推不翻,絕對可靠。”(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劉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18]易中天回應娛樂化質疑:輕松好讀和嚴謹認真不沖突
- [ 05-18]史學家力挺易中天重寫中華史:回歸正宗
- [ 05-18]易中天重寫中華史被指"精神病" 回應:老了更要折騰
- [ 05-05]易中天欲重寫中華史 被批“精神發生問題”
- [ 12-13]易中天回武大演講以德治國 被問幸福嗎時爆粗口
- [ 12-13]易中天笑言自己"可笨了" 每晚看一小時偵探小說
- [ 08-21]易中天愿冒險扶摔倒老太太:明知會被訛也要去
- [ 05-09]易中天炮聲不斷引關注:諷倪萍得獎斥余秋雨詐捐(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