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兩部黨內重要法規的制定與發布傳遞新信息
2013-05-27 21:46:50??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穎 陳穎 |
保障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和執行力 與1990年的《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制定程序暫行條例》相比,《制定條例》將原條例名稱中的“程序”二字刪去。同時,將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活動納入了適用范圍。 甄小英說,這次修訂增加了制定工作的實體性要求,特別是對黨內法規制定權限作出專門規定,明確了哪些事項只能由黨的中央組織制定、哪些事項可以由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或省區市黨委制定,有利于從根本上避免或減少無權制定、越權制定、重復制定等無序制定現象,確保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統一性和權威性。同時,將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納入適用范圍,有助于解決省區市黨委制定黨內法規的做法不夠規范的問題。 與《暫行條例》相比,《制定條例》將“有的黨內法規公開發布”的規定,修改為“黨內法規經批準后一般應當公開發布”,確立了“以公開發布為原則、以不公開發布為例外”的制度。 “法的基本品性就是公開、透明,沒有公開、透明的東西就不能叫做‘法’。”姜明安說,這樣修訂可以提高黨內法規的知曉率,進而監督相應法規的貫徹執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治黨的民主性、先進性。 引人關注的是,在這次修訂中,《制定條例》用專章對黨內法規備案、清理與評估作出規定: 一是細化了備案制度,規定中央紀委、中央各部門和省區市黨委制定的黨內法規,應當自發布之日起30日內報送中央備案。正是配合這項制度,同步制定了《備案規定》。 二是增寫了清理制度,要求黨內法規制定機關應適時對黨內法規進行清理,并根據清理情況及時作出廢止、失效或者予以修改等處理。據了解,中央正在全黨部署開展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這在黨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三是確立了實施后評估制度,要求黨內法規制定機關、起草部門和單位根據職權對黨內法規執行情況、實施效果開展評估。 甄小英說,這些做法有利于強化對黨內法規的監督,解決“紅頭文件”打架等問題;有利于摸清“底數”,加快構建科學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有利于督促黨內法規的實施,維護黨內法規制度體系的嚴肅性、權威性。 |
相關閱讀:
- [ 05-27]中共首次擁有正式的黨內“立法法”
- [ 05-27]中國共產黨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備案規定
- [ 05-27]兩部重要黨內法規發布:解決紅頭文件打架等問題
- [ 05-27]反腐必須反對特權思想及現象 把權力關進制度之籠
- [ 12-22]北京市領導到基層調研不交通管制 最多5人陪同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