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環境不容樂觀 官員坦言治污不力根本在人
www.fjnet.cn?2013-06-05 08:32? 滿朝旭 王延輝?來源:中國廣播網 我來說兩句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同呼吸 共奮斗”----國家環境保護部日前發布了2013年“6·5”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旨在傳遞建設美麗中國人人共享、人人有責的信息,倡導在一片藍天下生活、呼吸的每一個人都應樹立保護生態環境的理念。 是啊,有人一邊痛斥霧霾嚴重得無法呼吸,一邊青睞大排量汽車; 有人一邊痛斥嚴重污染事件頻頻發生,卻在居家生活中,連垃圾分類這種舉手之勞,也不肯做。“同呼吸 共奮斗”就是要呼吁每個人都切實履行呵護環境的責任。具體點說,我們所處的環境正面臨哪些問題呢? 昨天,環境保護部發布《2012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全國水環境質量和城市空氣質量都不容樂觀。 微山湖居民:在十幾年前,這個水跟醬油一樣,沿著微山湖的周邊,小造紙、小煉鋼、小化工,它的(污水)都跟這里匯集,所以水就污染了。 說話的這位老兄家住微山湖,這里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必經之路,上個世紀后期,因為盲目追求發展速度,興辦工業,微山湖一度成為水污染重災區,一湖清水變成了一湖“醬油”。如今經過十年的治理,這里的水質達到了可飲用的級別。不過,全國的江河湖泊并不像微山湖那樣,環保部的公報顯示,珠江流域、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水質優,長江和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為輕度污染,海河為中度污染。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曾坦言,有些地方的河湖治污不利,根本原因還在于人。 吳曉青:部分地方的水環境治理成效不明顯,有當地政府重視不夠,措施不利的影響,有些地方創造了很好的經驗,他們叫做:治河先治污,治污先治官。 除此之外,地下水被污染的問題從去年以來一直北備受關注,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被喻為人類的“生命水”。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時間。早前曝出一些企業為躲避查處,將致命性污水通過高壓水井直接注入地下,環保部的這份公報顯示,2012年在198個城市4929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7.3%。對于地下水的保護,發改委副主任杜鷹曾表示地下水保護亟待立法。 杜鷹:現在我們有許多涉水的法,水法、水環境污染防治法等等,也有一些實施細則,但是總體上講對應付地下水這個事還顯得過于籠統,我們還沒有一部專門的保護地下水的法律,這個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解決。 和水的問題一樣備受關注的就是城市空氣質量,從去年開始,霧霾、PM2.5開始成為人們心中的陰影,北京這個六朝古都因為空氣環境問題備受質疑,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近期在北京調研時了解到,北京的空氣質量依然讓人擔憂,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莊志東告訴記者,實施國家空氣質量新標準后,北京大部分指標都不達標。 莊志東:今年,除二氧化硫達標外,其它均超過國家標準。究其原因,主客觀都有,一方面是大霧、逆溫不利氣象條件,北京三面環山的地形地貌,污染物很容易進來,但是出不去。另一方面,本市的人口太多,機動車污染及周邊區域傳輸等人為原因造成的污染比較重。 2012年2月,國務院發布了空氣質量新標準,增加了PM2.5值監測。環保部的公報顯示,按新標準,全國325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比例僅為40.9%;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按新標準評價,達標城市比例僅為23.9%。在今年兩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面對各方對空氣污染的質疑也承認,我們的發展已經付出了環境代價。 吳曉青:我們已經為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如果我們不盡快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不盡快調整產業結構,不盡快改變我們落后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要想減少霧霾、改善空氣質量將非常困難。(記者 滿朝旭 王延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4]杭州多點治污計劃出爐 市區重污染企業搬改關停
- [ 05-30]"四問"揭秘南水北調江蘇工程 不會影響水資源
- [ 05-20]第二屆太湖文化論壇今閉幕 論壇宣讀《杭州宣言》
- [ 05-13]鄭州給出賈魯河治污期限:2年后將還清
- [ 05-12]廣東首次推行環??己?治污不力將“一票否決”
- [ 05-12]廣東推行環??己?治污不力將“一票否決”
- [ 04-14]“血本”治污緣何惡臭十年--寧夏部分藥企長期污染環境調查
- [ 04-09]溫州"30萬懸賞局長游泳"河流變清 投2000萬治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