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公車改革試點成效初顯 關鍵是有堅定改革決心
www.fjnet.cn?2013-06-13 06:44? 方益波、姜敏、閆甲佳、趙琬微、俞儉?來源:中新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沈陽市渾南新區(qū)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呂玉海說,實行車改后,每臺公車平均每天出車1 .5臺次,出車率約為160%。 兩 年 來 共 節(jié) 省 費 用3000多萬元。 廣州黃埔區(qū)實施公車管理措施創(chuàng)新以來,每輛公車的月均行駛里程大幅下降,2011年為1063公里,同比下降24.23%。公車運行費用也同步減少。 不少干部群眾認為,部分試點得以長效推進公車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在于這些試點大都堅持了“直面矛盾、透明務實、陽關操作”等基本原則。 ———改革方案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高度“透明化”,始終處于監(jiān)督之下,廣泛聽取意見,既公平公正,又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杭州市紀委副書記陳建華說,杭州車改方案幾易其稿,反復論證,而且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因此取得了高度共識。發(fā)放車貼的標準也是有關部門仔細測算之后得出的結果,2011年起還根據(jù)實際情況,建立車貼動態(tài)調整機制,依據(jù)油價變動適當浮動。 ———“接地氣”的務實精神,使改革具備足夠的韌性。當代中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馮軍旗、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韓曉青等學者說,杭州、銅陵、沈陽渾南新區(qū)等車改試點在改革推進中本著“既要改革,也要有利于工作”的精神,注重統(tǒng)一部署,也避免“一刀切”,在改革的時機、步驟、方式等方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效減少了改革的阻力。 ———“陽光化”使改革斷了“退路”,逐步消滅灰色地帶。韓曉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等多名專家分析,能否實行陽光操作,行動徹底,不打折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公車改革能否具有可持續(xù)推進的生命力。 羅悅明認為,只有到位的單軌制,將全體人員與所有車輛全部納入車改范圍,才能從源頭上解決公車腐敗問題,避免出現(xiàn)改與未改相互牽扯、相互變通的“雙軌制”問題。杭州、沈陽市渾南新區(qū)、重慶北部新區(qū)等都在車改后的公車服務中走了市場化的路子,公車服務中心都按市場化機制開展有償服務。 經(jīng)濟參考報?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方益波、姜敏、閆甲佳、趙琬微、俞儉報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05]云南富寧回應“開專用車游山玩水”稱未在風景區(qū)漂流
- [ 06-04]湖北襄陽45人公車私用被問責 責成補交車輛使用費
- [ 06-03]山西交管局公車為高考停駛 呼吁群眾為考生讓路
- [ 06-02]公車跨省買辦公用品惹非議 回應內容被指越抹越黑
- [ 05-27]公車改革遇阻礙頑疾難除:一車年內換40輪胎
- [ 05-27]山東首次公開省級“三公”預算 公車費用4.96億元
- [ 05-27]陜西出臺空氣污染應急方案 重污染日停部分公車
- [ 05-23]浙江平陽公車改革十年亂象依舊 頑疾為何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