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空氣質量新標準僅達WHO準則入門級別
www.fjnet.cn?2013-06-18 09:05? 王山山?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我來說兩句
最缺的是市場手段 “消除一種污染,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給這個污染物定價。”全國工商聯環境服務業商會秘書長駱建華說,嚴格的定價是10年來我國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出臺的最好政策,是有效解決二氧化硫排放問題的關鍵因素之一。 “定價”的依據、2003年7月開始實施的《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對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數量、排污費的征收等做了嚴格的規定。條例出臺后,二氧化硫的排污費由原來的每公斤0.2元提高到了每公斤0.63元。壓力之下,電力等行業不斷加強節能減排,據《全國環境統計公報(2009年)》的數據,當年我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214.4萬噸,較2005年下降13.14%,提前完成“十一五”的總量減排目標。 當然,有專家表示,至今仍在執行的0.63元/公斤的定價,也已經落伍,亟須修改。 楊朝飛說:“我們現在解決污染問題基本上靠行政手段加執法手段,最缺的是市場手段。”最先被想到的市場手段是“稅”與“費”,楊朝飛強調:按照“誰污染誰繳稅”原則,環境稅的稅費一定要高于治理污染的成本,所有關于大氣污染的問題,先要研究它的治理成本是多少,然后制定出高于其基數10%或20%的環境稅稅費,企業自然會選擇治理或者預防污染。 另一方面,使用市場手段就要建立成本分攤機制。楊朝飛說:“成品油標準確實要從國三、國四提高到國五,但價格一定會上漲,價格應該怎樣分攤,需要認真研究——這個問題不解決,生產油品的企業沒有積極性,使用油品的城市政府也沒有積極性。” 楊朝飛認為,以油品為例,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政府不能包攬標準提高后增加的成本,企業消化多少、政府補貼多少、消費者承擔多少,可以舉行聽證會的方式,講清楚道理,使百姓能夠接受,企業能夠承受,才有可能從源頭解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17]今年一季度十大污染城市河北占七個 原因何在
- [ 06-13]京津冀聯手治污達成共識 北京:要把好的產業布到河北去
- [ 06-13]北京市政協:近七成提案需多部門聯合辦理
- [ 06-13]環保部報告稱京津冀空氣質量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 [ 06-11]安徽燒秸稈致南京嚴重空氣污染 市民稱嗆得辣眼睛
- [ 06-02]北京現大范圍霧霾天氣 2日午后至傍晚將有雷陣雨
- [ 06-02]北京現大范圍霧霾天氣 2日午后至傍晚將有雷陣雨
- [ 05-31]北京停止發布“藍天數”稱去年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