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部分干部患庸俗化“病癥” 易導致腐敗
www.fjnet.cn?2013-06-18 15:39? 張桂輝?來源:檢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庸俗之后是腐敗 庸俗化的范圍很廣。這里單指一些領導干部政治生活、日常生活中的“亞健康”現象。這類庸俗化開始之初,并不可怕。然而,倘若不引起重視、不加以矯正,或習以為常,或聽之任之,就可能演變成引發腐敗的“催化劑”、自毀前程的“掘墓器”。近日讀報獲悉,因犯受賄罪,被法院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的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宋勇,在反思貪欲使他變成了金錢的奴隸時說:庸俗化是滋生腐敗的土壤。對領導干部來說,這是最為致命的自毀因素。 據我觀察,現今官場中,患有庸俗化“病癥”的官員,遠不止宋勇一人。當下一些領導干部庸俗化的主要表現,可歸納為這樣幾類:政治上的庸俗化——頭腦不清,方向不明;思想上的庸俗化——高高在上,唯我獨尊;生活上的庸俗化——熱衷攀比,貪圖享樂;精神上的庸俗化——情趣低俗,紙醉金迷;交往上的庸俗化——前呼后擁,推杯換盞。這些庸俗化疊加在一起,無疑就更危險了。 官員身上的種種庸俗化,表面上,麻醉了正常神經,迷失了正確方向,放松了正規約束;實質上,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損害了黨的形象,助長了不良社會風氣。而且,庸俗化領導干部的職務越高,權力越大,任職時間越長,其潛在破壞性和危害性也就越大。 官員產生庸俗化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放松理論學習,忽視思想改造;丟掉光榮傳統,忘記黨的宗旨;信念動搖、擁權自重,理想滑坡、唯我為大。庸俗化的形成,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少領導干部,對種種形式的庸俗化,先是被動融入,繼而主動融合;初期隨波逐流,后期推波助瀾。進而樂此不疲、忘乎所以,以致不追求理想而熱衷追名逐利,不追求崇高而喜歡卑劣低俗,不追求奉獻而向往榮華富貴。這類干部身上,自然也就沒有好作風可言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17]快訊:加拿大蒙特利爾市長被捕 接受腐敗案調查
- [ 06-13]專家:中央巡視組“只查不處”符合中國國情
- [ 06-03]中國向“隱性腐敗”宣戰 專家:反腐人先自凈
- [ 06-03]中紀委劍指會員卡 向“隱秘腐敗”宣戰
- [ 05-31]外交部官員說中國接受反腐公約履約審議意義重要
- [ 05-31]媒體:堅定不移地建設廉潔政治 反腐一定能做到
- [ 05-31]中國將首次接受《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履約審議
- [ 05-29]反腐敗重在制度建設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