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換擋”中速增長 大規模刺激或難再現
www.fjnet.cn?2013-07-05 06:32? 李金磊?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面臨產能過剩、地方債兩道坎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以前高速增長下掩蓋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其中產能過剩和地方債務問題較為突出。張茉楠表示,目前中國正面臨著經濟結構失衡、產能過剩突出、地方財政債務高企等問題,而“去產能化”和“去杠桿化(降低債務水平)”是中國經濟必須邁過的兩道坎。 產能過剩近年來一直困擾著中國經濟,其中鋼鐵行業表現最為突出,2012年中國鋼鐵產能高達10億噸左右,而大中型鋼企累計盈利僅為15億元,即每噸鋼材僅能盈利1.5元。牛犁指出,中國的產能過剩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普遍存在,范圍很廣,一些行業存在著絕對的產能過剩;二是不止鋼鐵、水泥等傳統行業存在產能過剩,風電設備、多晶硅等一些新興產業也出現了過剩問題;三是目前的投資仍具盲目性,依然流向產能過剩的行業,這加劇了產能過剩的矛盾。 除了產能過剩,地方債務問題同樣令人擔憂。審計署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以來,36個地方政府債務余額增長了12.94%,總量已接近3.85萬億元。 張茉楠指出,由于之前實施大規模的刺激政策和經濟周期的影響,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處于上升通道。此外,全社會總體債務率也有所提高。數據顯示,近十年來中國全社會的債務率(杠桿率)已經上升了40個百分點。她指出,6月份以來上演的“流動性危機”和“利率風暴”,正是監管層拉開“去杠桿化”大幕的開始。 張茉楠稱,目前土地財政和債務性融資成為地方財政的普遍模式,但如今地方政府面臨財政收入增速放緩,財政支出不斷增長的矛盾。為解決地方債務問題,要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減少政府三公經費支出,同時,推動財稅體制改革,平衡分配中央和地方財權和事權,可為地方政府開辟房產稅等新的稅源,以改變地方對“土地財政”的依賴。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6-27]巴曙松: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政策重點轉向結構調整
- [ 06-20]狙擊、危機、契機?——財經作家談中國經濟何去何從
- [ 06-13]評論:鐵總負債2.66萬億不能“一免了之”
- [ 06-13]濟寧新城擅建“濕地高爾夫” 政府部門稱不知情
- [ 06-07]厲無畏:中國經濟仍有十幾年的高速發展空間
- [ 06-04]李連杰:壹基金要有在黃燈下前進的本領
- [ 04-23]國研中心副主任:今年中國經濟反彈無懸念
- [ 04-15]一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7%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