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鎮化質量需要五大突破
www.fjnet.cn?2013-07-08 12:58?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二是促進社會和諧。城鎮化是經濟、社會以及政治、文化和生態各方面的系統性深刻轉型。社會結構日益開放,巨量人口頻繁流動,社會需求越發多樣。既蘊含重大機遇,又帶來嚴峻挑戰。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化解各類矛盾,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和諧穩定,非常重要,十分緊迫。促進社會和諧,首要任務是持續增加居民收入。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的能力建設。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持續增加城鎮居民收入。積極調整收入分配格局,加快縮小城鄉、區域以及不同行業、不同人群之間的收入差距。要統籌推進與城鎮化密切相關的戶籍、住房、土地、社保、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水平。促進社會和諧,關鍵是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要創新社會管理體制,創新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創新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創新社會管理機制,促進城鎮管理民主化、法制化、科學化,努力構建由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城鎮居民共同參與,政府管理與市場機制互補、兼顧效率與公平、有利于城鎮化持續健康發展的社會管理新格局,不斷增強社會發展的生機活力。促進社會和諧,必須大力彰顯城鎮文化特色。文化是城鎮化的靈魂和核心競爭優勢所在。要堅持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步推進、共同發展。加強歷史遺存保護、優秀文化傳承和創新型文化建設,打造城市品牌,不斷豐富文化發展內涵,完善文化服務功能,提高城鎮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與此同時,必須加強城鎮安全體系建設,強化重大安全問題源頭治理,完善應急防范機制,及時化解矛盾和隱患,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必須提高城鎮數字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科技創新和科技管理能力,積極推進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數字化城市管理,促進全民參與城市管理,使城鎮管理更加便捷化、智能化和科學化。 三是保持生態良好。由于我國正處于城鎮化高速成長階段,工業生產、城市建設和居民消費快速增長,客觀上造成能源資源使用和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加,導致環境與生態系統退化,不可持續問題日益凸顯。面對日趨嚴峻的資源與環境約束,必須借鑒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經驗教訓,加快城鎮化發展方式轉變,努力走出一條集約、智能、低碳、宜居的綠色城鎮化道路,讓生態文明成為城鎮的金字招牌。要牢固確立綠色發展理念。主動適應世界綠色低碳發展潮流,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倡導低碳和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發展生態經濟,促進低碳消費,減少不合理能源資源消耗,提高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要不斷完善環境治理機制。明確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環保責任,理順資源和能源的價格機制,建立環境風險動態管理和監控系統,強化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走上法制化軌道。要切實加大源頭治理力度。著力建設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好水源地、生態廊道等生態系統敏感點。嚴格控制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切實提高環境和生態質量,增強生態環境的綜合承載能力,讓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景更美。(沈和 作者系江蘇省政府研究室副巡視員)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8]住建部專家 城鎮化致中國房價30年內將持續上漲
- [ 07-08]城鎮化水平不能以數字“論英雄”
- [ 07-08]如何紓解“拆遷暴富”之痛
- [ 07-06]2億城鎮常住人口無城市戶籍 難享同等社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