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跨國藥企黑金利益鏈:既行賄又受賄 催肥藥價
www.fjnet.cn?2013-07-15 09:07? ?來源:檢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催肥藥價—— 患者不能承受之“重” 這樣的雙向利益鏈條中每年涌動著大量的“黑金”,而商業賄賂行為的價碼只有攤薄到藥品中,藥品購買者和大量患者成為這些隱性價碼的被迫買單方。 7月13日,記者隨機走訪了長沙市的幾家藥房及藥店,發現GSK中國旗下的芬必得售價約為15.5元,而一般國內藥企生產的相同成分的芬必得藥品僅為9.9元。 當記者側面提及GSK相關案件時,被問及的藥店工作人員均表示毫不知情,也表示GSK出品的藥品供貨及售賣目前并未受到任何影響。 一種藥品從出廠、到最后進入銷售終端供患者購買,其身價會經歷怎樣的變化,在醫藥行業中浮沉多年的梁宏非常清楚。 1985年,大學生梁宏從制藥專業畢業,先進入國企從事藥品生產工作。8年后的“下海”大潮中,梁宏毅然投身他當時頗為心儀的外資企業市場營銷領域,并在此后實現了從惠氏、拜爾到GSK中國的“職業三級跳”。 2008年12月,GSK中國迎來了這位新任高管。此后,梁宏以企業運營總經理的身份,負責肝炎、中樞神經和心血管、泌尿、糖尿病、抗生素等五個領域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產品推廣。 梁宏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國內藥價與國外大致相仿,尤其是在國家發改委對藥價進行相應規范和國際比價要求后,藥價更是一度有所回落。 盡管如此,一盒由GSK中國在天津生產的藥品,從出廠價到銷售價仍然有25%的差額。 “比如我負責運營的藥品‘賀普丁’,作為抗乙肝的藥物,它的出廠價約140元;加上增值稅等各種稅費后,到經銷商手里大約170元;賣到醫院里后,大約要190元左右;賣給患者時,大概在210元左右。” 在長沙配合警方調查的日子里,梁宏坦言對跨國藥企的運營狀況進行了反思。 “在把藥價推高的過程中,包括商業賄賂在內的運營成本大概占到藥價的20%至30%。如果把這部分成本降下來,會有更多患者因此而獲得救治。” 企業研發和制售藥物的初衷是把更好的藥品帶給患者以幫助其治療,但過高的隱性運營成本特別是商業賄賂“黑金”,成為患者被迫扛在身上的枷鎖,這顯然極大地違背了制藥的初衷。 根據粗略估算,僅梁宏分管的領域,去年銷售額已超過40億元,而其中運營成本所占的比例亦十分可觀。不難看出,GSK中國的利益鏈始終伴隨著賄賂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5]媒體揭秘國藥企黑金利益鏈:商業賄賂助催藥價“虛胖”
- [ 07-15]評論:“洋”藥企涉賄說明了什么
- [ 07-08]發改委將進藥企查賬摸成本 或為藥價改革鋪路
- [ 04-15]寧夏藥企長期污染環境 企業稱已花“血本”治理
- [ 04-15]寧夏藥企排污十年屢遭投訴 居民稱半夜被熏醒
- [ 04-14]“血本”治污緣何惡臭十年--寧夏部分藥企長期污染環境調查
- [ 03-31]廣東藥企被曝用山銀花枝葉制假藥 董事長稱不知情
- [ 03-29]兩藥企涉非法用硫磺熏蒸山銀花制藥 官方要求嚴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