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國際機構看中國經濟半年數據 已到轉型關鍵期
www.fjsen.com?2013-07-16 06:37? 韓潔、安蓓?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投資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引擎,對GDP的貢獻率達到53.9%。 布朗夏爾說,大量投資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但很多投資來自于影子銀行。這使得中國宏觀調控決策者面臨兩難選擇:如果繼續維持高位投資,則會加劇產能過剩和信貸風險;但如果收緊信貸控制投資,則會導致經濟增速下滑。 “中國應更多關注投資質量,避免追求短期經濟增長做表面文章。”莊健說。 莊健指出,投資在發展中國家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現階段發展也離不開投資的支撐,但投資的結構和質量很重要。 “如果沒有充分的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繼續加大投資只會使產能過剩問題更加嚴峻,也會進一步加劇地方債務和信貸風險。”他說。 對此,布朗夏爾認為,雖然中國經濟仍存在風險,但對宏觀調控決策者來說,仍然有足夠的政策調控空間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經濟能否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對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布朗夏爾指出,全球經濟實現持續均衡的發展,各主要經濟體都面臨結構調整的改革任務。對中國而言,需要在政策上注重提升增長潛力,增加消費對經濟增長的驅動作用。“如果說何時是實現這一轉變的良機,那可能就是現在。” “中國經濟持續多年的高速增長,目前已到了需要慢下來調結構轉方式的關鍵階段。”莊健指出,當前支撐中國經濟增長的因素正在變化,中國亟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而普遍共識就是要放慢增速,在兼顧經濟增長的同時,更重視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世界銀行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說,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時點上。過去30年中國實現了經濟的快速發展,未來20年中國能否繼續保持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取決于中國當前如何通過改革進入一個高收入、基于服務業和知識密集型的發展階段。 “要實現這一轉變,需要中國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更完善的市場經濟機制。當前在土地、勞動力以及資本等要素市場進行大膽的改革則是轉型的關鍵。”吳卓瑾說。(記者韓潔、安蓓)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6]上半年中國經濟“主動減速” 預計下半年溫和復蘇
- [ 07-15]專家:增長趨勢放緩將是中國經濟新常態
- [ 07-15]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6% 運行總體平穩
- [ 07-15]分析稱中國經濟走向常規發展 增長趨勢放緩成常態
- [ 07-14]經濟學家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在7.5%之上
- [ 07-11]外國經濟學家:不會下調中國經濟的全年增長預期
- [ 07-10]外國專家:看好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前景
- [ 07-09]專家稱中國經濟轉型要先闖“政府過度干預”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