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校園性侵案頻發,兒童校園安全引人擔憂 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黃崗鎮斗稱溝村小學56歲的教師楊仕富,多年來多次性侵女生。5月24日,16名小學女生的家長,集體到桐柏縣中醫院進行了醫療鑒定,其中有9名幼女的處女膜破裂,其她幼女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侵害。 據不完全統計,自5月8日海南萬寧發生“小學校長帶女生開房”事件到5月27日,20天內至少有8起校園內猥褻性侵幼女案被曝光,而這僅是被公開報道的案件。 “實際中,又有多少孩子被傷害,人們不得而知。校園性侵案為什么屢屢發生?身為人師者為何會對孩子們伸出不法之手?如何才能避免孩子們受到傷害?很多人心中都有疑問。”活動發起人之一小羽說:“教育部門應對此引起充分重視,建立起一套中小學校園防性侵害的監督機制,并通過督促學校宣傳教育加強師生及家長防性侵害的意識。” 另一位大學生志愿者悠一說:“現在的學校對于防性侵教育的重視程度并不足以起到防范校園性侵案的作用,無論是師生還是家長都應該采取更主動積極的行動去規避這一風險。” 觀點: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積極防治校園性侵害 著名反歧視公益機構北京益仁平中心性別平等工作負責人武嶸嶸表示,兒童在校園內受到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往往比較草率,通常是遇到“敏感”話題的時候老師就讓學生自己回家閱讀課本。這導致校園防性侵教育不健全,同時學生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免受傷害。而當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時候,不僅身體遭受傷害,也往往會被社會輿論二次傷害,因為難以忍受非議而被剝奪受教育權。 “近期發生得很多兒童遭性侵事件,都是是熟人作案,老師作案,這充分暴露了兒童性教育的匱乏。”河南性健康促進會副會長何峰說,小學肯定是要開設性教育課的,多教孩子一些相關知識,在遇到具體侵害時,能就多點自我保護的意識,避免一些受傷害事件的發生。 社會性別問題專家、婦女傳媒監測網絡負責人呂頻認為,教育機構應該加強對校園性侵事件的監督防治工作,設法防止校園性侵案件發生。比如,學校應積極全面開展相關教育工作,提升學生的防范意識,督促老師師德的樹立,并著手尋求專業力量關注受侵害學生的生理及心理創傷的愈合。同時,學校有義務保證受侵害的學生再次回歸、融入校園環境接受教育,保證受侵害兒童的權利不再受到二次傷害。(完) |
相關閱讀:
- [ 06-26]廣州擬將“防性侵教育”入法 禁止讓未滿10歲子女獨處
- [ 06-25]廣州未成年人保護“草案”修改 增加防性侵教育
- [ 05-16]小學生被性侵:教育病在哪兒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