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虐童之手”成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www.fjnet.cn?2013-07-22 09:31? 楊舒麟?來源:江西日報 我來說兩句
從浙江溫嶺幼兒園女教師“虐童案”,到安徽蕪湖7歲女童遭繼父毒打,有關“虐童事件”的新聞時見報端。為什么“虐童事件”時有發生,為什么“殘暴之手”如此容易伸向幼小的孩童,如何才能斬斷“虐童之手”、根除虐童現象?這已成為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斬斷“虐童之手”,需要家長轉變觀念。因為“恨鐵不成鋼”,所以對孩子實施體罰,結果讓孩子身心受傷;糾結于攀比心理,于是對孩子拳腳相加,最終釀成悲劇……從媒體報道的多起家庭“虐童事件”中可見,“不打不成才”的傳統觀念在不少家長心里還是根深蒂固的。怎樣與孩子平等溝通,怎樣有效教育孩子?這應該成為每一位家長的“必修課”。特別是對于留守兒童和單親、重組家庭的孩子,家長更應該用恰當的方式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 斬斷“虐童之手”,需要學校加強管理。學生應當尊重教師,教師也應給學生以平等的尊重。從近年來發生的多起教師“虐童案”看來,教師的素養至關重要。如何提高教師的素養呢?僅僅空喊是不夠的,還應有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證和門檻要求。同時,學校必須加強對教師的管理和要求。 斬斷“虐童之手”,需要法律的保障。雖然《未成年人保護法》早已明確了未成年人的相關權益,但孩童的法律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往往比較薄弱,對于“虐待”的定義也并不清楚,這就給“施虐”的取證增加了難度。所以,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切實堵住法律漏洞。此外,在有法可依的基礎上還應做到執法必嚴。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在司法活動中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斬斷“虐童之手”,還需要全社會的關注。全社會應當樹立尊重、保護、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風尚,關心、愛護未成年人。相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有義務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活動。社會各界愛心人士應從愛幼護幼開始,給予未成年人更多的關注,建立慈善基金,建立并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制等。 多管齊下,才能形成合力。只有家庭、學校、司法、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建立多層次的“保護屏”,才能維護孩子的合法權益,徹底根除虐童現象,確保孩子健康成長。(楊舒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小學生被剝衣拍視頻 教育局: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 [ 06-05]專家稱嚴重虐童父母須被撤銷監護人資格
- [ 05-16]專家談貴州虐童事件:沒有國家機構殿后等于縱容
- [ 05-07]西班牙設計反虐童海報 僅孩童可見其中端倪(圖)
- [ 04-22]俄孤兒院女護士虐童 將一男嬰放進塑料桶
- [ 04-01]河北燕郊幼兒園涉虐童續:市教委力促家長私了
- [ 03-28]2歲因哭鬧被老師指掐腳底無法走路(圖)
- [ 03-25]河北燕郊一幼兒園教師被指虐童 園方拒接受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