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經濟工作亮點頻現 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www.fjnet.cn?2013-07-23 10:00? 年巍?來源:中國經濟網 我來說兩句
7月3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審計后整改工作,研究激活財政存量資金。會議表示,以整改為契機,把擠占挪用的錢歸位,把“跑冒滴漏”的錢堵住。特別是要進一步盤活存量,把閑置、沉淀的財政資金用好。 財政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關鍵在投入的每一分錢是不是去了該去的領域,好鋼是不是用在了“刀刃”上。不然,財政投入再多,也只會造成資金閑置或浪費,甚至誘發經濟社會問題。在堅持積極財政政策不變的前提下,此次國務院會議強調要把“沉睡”的資金挖出來,這體現了決策的針對性、靈活性、有效性和前瞻性。 進一步盤活存量資金,此舉意義更在于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盤活存量資金,把閑置、沉淀的財政資金用好,不會壓縮財政在民生領域的投入和支持。恰恰相反,會議強調指出要堅決把扶貧、社保資金等群眾的“保命錢”看住。而是要從政府身上“動刀”,以實現“開源節流”。此次國務院會議明確要求各級機關要按照中央八項規定的精神,進一步壓縮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政府要帶頭過“緊日子”。 亮點六:深化金融改革 放開利率管制 利好實體經濟 經國務院批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一、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二、取消票據貼現利率管制,改變貼現利率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點確定的方式,由金融機構自主確定;三、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不再設立上限;四、為繼續嚴格執行差別化的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浮動區間暫不作調整。 放開貸款利率管制意味著我國銀行業的改革又邁進了一大步,也符合“李克強經濟學”的內涵。對銀行來說,是機遇與挑戰并存。未來還想靠息差吃飯的銀行,日子會很難過,尤其是缺乏網點優勢的中小銀行更是如此。誰先做差異化貸款結構的調整,誰先進行利率變化所帶來的風險規避的創新業務,誰就能拿到最多的制度紅利。 同時,央行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也是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重要舉措,不僅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而且有利于增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更對于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6-14]專家:釋放改革紅利要繼續允許“摸著石頭過河”
- [ 12-01]我國前30年改革紅利正消失 改革可獲8%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