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高等法院判決:二戰被日本強征勞工勝訴
www.fjnet.cn?2013-07-24 09:12? 萬宇?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7月10日,韓國首爾高等法院裁定,新日鐵住金(二戰時的日本制鐵)向在日本服勞役的4名勞工支付1億韓元賠償(約合人民幣53.97萬元)。這是1997年韓國強征勞工受害者提起訴訟以來,贏得的首次勝利。 二戰后期,日本強征了至少80萬名“朝鮮人”勞工,在煤礦、大壩、隧道、飛機場、造船廠、鋼廠等地從事重體力勞動。他們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承受著非人的待遇,其中還包括被征入“勤勞挺身隊”的12歲至16歲的女孩。被征為士兵在侵略戰場上成為炮灰的朝鮮半島青年達60萬人。此外,還有遭受凌辱的慰安婦。 這次訴訟的原告之一、現年九十高齡的呂運澤,19歲時被招工廣告所騙,幻想著能打工掙錢,卻成了日本企業的奴工,面對的是無休止的勞動、饑餓、暴力和種族歧視。呂運澤說,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從未收到過哪怕一分錢的工資。呂運澤這樣的受害者,從未得到應有的道歉和賠償。 現在,日本政府忘記了過去所犯的罪惡和應負的責任。日本的一些政客不僅拒絕反省侵略歷史,還接連發表否認侵略、美化侵略的讕言。日本政府侮辱戰爭受害者、拋棄和亞洲鄰國友好相處之路。這種行為讓其如何在亞洲自處?日本如果不能意識到這一點,繼續走錯誤的不歸路,就不會擁有未來。 1997年強征勞工受害者對日訴訟開始后,為了整合受害者及其家屬的力量一致對外,2000年建立了“太平洋戰爭受害者補償推進協議會”,為推動韓國出臺《日本強制動員真相查明和賠償特別法》發揮了核心作用。這次首爾高等法院的判決,是該組織和韓國國內其他團體以及有良知的日本市民30年來努力斗爭的結果。我們為了強制勞工的訴訟,不停奔波,存下的機票票根已超過100張。 這次判決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新的挑戰已經開始。我們會為千千萬萬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權利而斗爭。下一步我們會向三菱重工、新日本制鐵和不二越會社等日本企業追加訴訟。只有通過持續的訴訟,才能為解決強征勞工受害者問題創造條件。 現在強征勞工的受害者已進入耄耋之年,他們接受道歉的時間所剩無幾。亞洲曾遭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各國,應攜手推進強征勞工問題的解決,并以這個問題為契機,建立和平友好、面向未來的東亞共同體。(李熙子 作者為韓國太平洋戰爭受害者賠償推進協議會共同代表,本報駐韓國記者萬宇采訪整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0]韓國法院首次勒令日企對“二戰”勞工做出賠償
- [ 05-14]中國勞工向日使館遞函 敦促解決強虜勞工問題
- [ 05-14]二戰中國勞工團體今日將向三菱公司索賠3.7億元人民幣
- [ 05-14]二戰勞工遞敦促函 向日本政府提賠償
- [ 04-05]唐山籍擄日勞工達成共識 堅持賠償金每人40萬元
- [ 04-01]中國二戰勞工遺屬向日本三菱索賠團昨日成立
- [ 05-29]韓國首次判定二戰被強征勞工對日企索賠勝訴
- [ 12-22]原中國勞工遺屬向日本愛媛一礦山公司提出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