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怎么辦之一:上限下限怎么守
www.fjnet.cn?2013-07-29 17:00?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上限是通脹,下限是增長,上限突破了,百姓要罵娘,下限跌穿了,中國難圖強。 七、八月份,正是全年最熱的季節,但對于履新半年的新一屆政府來說,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方面挑戰,卻是“壓力山大”,能否守住通脹上限和增長下限,大家關心,全球關注。 按經濟學家們的研究和中央銀行家的實踐,通脹主要是一種貨幣現象,尤其是在物質和服務供應并不短缺之時,若貨幣供應過多,通脹在所難免。從這一角度觀察,下半年要守住3.5%的通脹上限,關鍵是不要過多、過快地放寬貨幣政策,尤其是不能總量過于寬松。 從全球來看,隨著美國經濟并不軟弱的復蘇,美聯儲開始著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美元中期走強已成定局。歐元的情況復雜一些,因為歐盟經濟依然低迷,下半年歐洲央行不會主動收緊貨幣政策,但進一步放松的概率也不大。日本的情況則需高度關注,安倍政府上臺后推行的日元量化寬松政策,似乎已在發揮作用,這對于中國經濟和人民幣匯率均構成挑戰,但是,中國仍然無須通過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與日本競爭,相反,日本經濟進一步復蘇所引發的需求增長,對于中國出口地適度增長并不是壞事。 從中國自身來看,央行在7月19日大力推進貸款管制放開,令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向前邁進了一大步,雖然存款利率上限尚未完全放開,但通過資金的價格手段(利率)進行資金流向和配置調節,顯然是比總量寬松更重要的貨幣政策取向。雖然有6月份的短暫錢荒警示,但央行非常清楚,整個社會的流動性并不缺乏,問題在于流向,而流向可以在基準利率基本不動、但市場利率自行議價的情況下有明顯改善。也可以說,隨著利率市場化、尤其是現在已經實現的貸款利率市場化,央行已經部分解除了動不動就調利率的連帶責任,從而可以更靈活地運用各種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有針對性的預調和微調。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7-26]河北“紅豆湯”河水恢復達標 污染或因非法傾倒
- [ 07-26]中國經濟增速不會滑出“底線” 不被西方言論所擾
- [ 07-26]中國經濟開始換擋升級 從資源紅利轉向創新紅利
- [ 07-24]總理“組合拳”統籌中國經濟升級
- [ 07-21]正確看待中國經濟的下限、上限和底線
- [ 07-16]上半年中國經濟“主動減速” 預計下半年溫和復蘇
- [ 07-15]專家:增長趨勢放緩將是中國經濟新常態
- [ 07-15]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6% 運行總體平穩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