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怎么辦之一:上限下限怎么守
www.fjnet.cn?2013-07-29 17:00?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只要總量上的錢管住,不亂放松,推動通脹快速上升的最大變量就控制住了,除非商品和服務供應明顯減少,否則通脹很難大幅攀升,即使下半年在一些具體商品門類上有一些季節(jié)性供需起伏因素,守住全年通脹3.5%的上限,并不是什么難事。 商品和服務供應會否減少,核心就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動能是否衰退?三駕馬車各起什么作用?大家寄予熱望的城鎮(zhèn)化等新增長動力能否迅速發(fā)揮作用?我的答案是謹慎樂觀。 從政治經濟學角度,下半年將召開十八屆三中全會,有關新一代領導集體的執(zhí)政思路和改革方略,近期正初步成型,只待秋季三中全會定盤后,即可從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明年兩會形成完整的執(zhí)行計劃。這就是說,政策性的不確定因素在下半年將變得確定,新一屆政府將在繼承和消化前任遺產的基礎上放手施政,這將極大提升各界對經濟增長的預期,全年守住7%或7.5%的GDP下限不成問題,相應的就業(yè)增長水平也不會失守。 從三駕馬車的貢獻看,投資和消費仍將兩頭并進。先說消費,過去三十多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穩(wěn)定在3.5至4.5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受政府八項規(guī)定限制消費支出等影響,消費對GDP的貢獻仍然有3.4個百分點,受季節(jié)因素刺激,下半年消費對GDP增長可預期的貢獻應超過3.4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即使是保增長的7%下限,有一半將是靠得住的。略為麻煩的是凈出口(出口減進口),今年上半年僅貢獻0.1個百分點,下半年貢獻仍會接近于零,因為中國進口在繼續(xù)迅速增長,雖然隨著美國、日本以及歐盟經濟復蘇和新興經濟體持續(xù)增長,中國出口在下半年適度增長或可預期,我們權且繼續(xù)把凈出口的貢獻忽略。 剩下的GDP增長貢獻,就只能來自投資了,這一點其實是最不需要擔心的,除非我們自陷于所謂“中國必須迅速轉向消費驅動增長”的教條主義框框。今年上半年的GDP增速明顯放緩,但投資對GDP的增長貢獻仍然多達4.1個百分點。雖然中央一再強調,不會再采取類似2008年底那樣的4萬億刺激計劃,但這并不意味著決策層視投資為無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6]河北“紅豆湯”河水恢復達標 污染或因非法傾倒
- [ 07-26]中國經濟增速不會滑出“底線” 不被西方言論所擾
- [ 07-26]中國經濟開始換擋升級 從資源紅利轉向創(chuàng)新紅利
- [ 07-24]總理“組合拳”統(tǒng)籌中國經濟升級
- [ 07-21]正確看待中國經濟的下限、上限和底線
- [ 07-16]上半年中國經濟“主動減速” 預計下半年溫和復蘇
- [ 07-15]專家:增長趨勢放緩將是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
- [ 07-15]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6% 運行總體平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