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尋求醫患溝通“最大公約數”
www.fjnet.cn?2013-08-02 07:34? 白劍峰?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媒體應堅守底線,尊重事實,回歸常識,回歸理性,努力消除醫患信息不對稱,避免助長社會“仇醫”情緒 不久前,有網友稱福建泉州一名新生兒在保溫箱中“活活被烤死”。照片上嬰兒背部皮膚焦黑,慘不忍睹。后經泉州市衛生局調查,排除了嬰兒被保溫箱燙死的可能,初步鑒定為死于感染。目前,醫患雙方已達成和解協議。 這是一起典型的因信息不對稱引發的醫療糾紛。患方認為,嬰兒被活活烤死,顯然是醫生玩忽職守導致的。醫方認為,這一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保溫箱又稱嬰兒暖箱,其特點是恒溫、恒濕,一般設定在37攝氏度左右,和人體溫度基本一致。無論如何,保溫箱都不會“烤死人”。至于嬰兒皮膚上的燙傷樣痕跡,其實是一種皮膚感染性疾病,一般人很難辨別。 現代醫學是一門復雜的科學。由于分科越來越細,即便是學醫的人,對于自己不熟悉的疾病,也很難作出判斷,更不要說普通大眾了。如果只看表象,很容易得出錯誤的結論。例如,近期發生在貴州的“女童被扇耳光致死”事件,患者看到護士“扇耳光”,其實是護士在做麻醉后喚醒,只是動作幅度過大,護士并無傷害嬰兒的動機,這與患方所稱“扇耳光致死”有本質差異。與此類似的還有“八毛門”、“縫肛門”等事件,均是醫患信息不對稱所致。因此,消除醫患“知識鴻溝”,是減少醫患誤傷、化解醫患矛盾的重要途徑。 通常來說,在醫患關系中,醫方占據主導地位,屬于強勢;患方處于被動地位,屬于弱勢。近年來,每當發生醫患糾紛,公眾總是傾向于同情弱者,站在患者一邊指責醫方。而個別媒體僅憑一面之辭,就舉起輿論大棒,抨擊“醫者無德”。其實,“強勢”與“弱勢”是相對的。在“溫箱烤死嬰兒”事件中,患方既不同意做尸檢,也不做醫療事故鑒定,而是利用媒體施加壓力,將醫生推向輿論的“審判臺”,迫使醫院給予高額賠償。在輿論“一邊倒”的情況下,醫方顯然成了“弱勢”。萬幸的是,一些醫學專業人士挺身而出進行申辯,政府部門組織專家調查澄清,終使醫生免受不白之冤。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7]上海擬立法預防處置醫患糾紛 公立醫院應設風險基金
- [ 07-15]上海一醫院急診大廳醫患沖突 男護士被打成重傷
- [ 07-14]福州晉安區一醫院醫生被吐口水 怒扇病人耳光
- [ 05-27]患者錢不夠 醫生喊保安趕走吊水的病人
- [ 05-22]調查顯示:近四成受訪者認為醫患關系不和諧
- [ 05-21]中國青年報:偏袒和退讓,都會讓醫患關系更糟糕
- [ 05-16]產檢稱看到手出生卻無掌 家長狀告漳州兩中醫院
- [ 05-05]醫生疑遭驚嚇墜樓身亡追蹤 亡者曾被辱罵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