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預防冤案邁出大步 尚需完善制度保障
www.fjnet.cn?2013-08-17 18:02? 桂濤 于嘉 楊靜 白斌 李吶 曹志恒?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按照最新出臺的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張高平叔侄奸殺案應“疑罪從無”。 張氏叔侄案引起社會巨大反響,也導致中國司法界的深刻反思。 張高平叔侄案改判后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在《人民法院報》發文指出,縱觀已發現和披露的案件,冤假錯案的形成主要與司法作風不正、工作馬虎、責任心不強以及追求不正確的政績觀包括破案率、批捕率、起訴率、定罪率等有很大關系。 他提出,要通過充分依靠程序公正優先、充分發揮辯護律師作用、充分借用科技力量等手段防范冤假錯案。 “要有效防范冤假錯案,做到‘不冤枉一個好人’,讓無辜者獲得保護,那就有可能會‘放過’一些壞人,這種制度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他寫到,“在這個問題上社會各方面都要有心理準備和承受能力,這也是維護刑事司法公正、防范冤假錯案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馬懷德表示,雖然古今中外,冤假錯案都難以根除,但目前國際上防范冤假錯案的一些經驗值得借鑒,比如要逐步改變以口供為中心的證據制度。 “過度依賴口供,可能導致簡單逼取口供,產生冤案錯案。”他說,“要完善證據獲取程序,堅持刑事訴訟法所確立的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原則,堅持非法證據排除的規則。” 田文昌則提出,應該吸取國外經驗,注意職能部門管轄的分別,將看守所與公安部門分開,防止逼供等行為。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8-17]浙江冤案叔侄未領220萬賠償 稱望國家安排工作
- [ 08-17]河南高院院長:庭審流于形式是造成冤案重要原因
- [ 08-15]安徽17年冤案事主曾官至副處級 偵辦單位未表態
- [ 08-15]殺妻冤案事主曾任區長助理 復職與否由市府安排
- [ 08-08]湖南株洲原副市長被舉報制造“太子奶冤案”
- [ 08-02]杭州公安局刑偵支隊長被免 被疑與幾起冤案有關
- [ 07-23]浙江公安系統反思叔侄冤案 媒體稱不追責何談反思
- [ 07-09]最高檢:發現領導決定或致冤案可越級報告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