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七條底線等于自毀互聯網
www.fjnet.cn?2013-08-19 20:27? 魚禾?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我來說兩句
就互聯網自身而言,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技術的進步,網民的熱追,使得網絡一直處于跳躍性的進取之中。在這樣的態勢下,提出底線意識,是一種必要的防范思維,它與效益最大化的進取性思維,具有相同重要的作用。在一個健全的社會機理中,社會理性充要條件所應包含的,任何時候都應有對沖平衡的思維要素。 科學開發出來的能量,本身無所謂正負。但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是不是能夠造福于大多數人,往往在于運用方法是否得當,運用規則制定得是不是合理。互聯網在短短幾十年時間里,促成了信息革命,撬動了社會生活的幾乎一切層面,并且還在推動社會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的作用越大,越要自律,越要有防范意識,把守住七條底線作為防范意識的歸依,這是一種文化自覺,也是一種必要的自我保護意識。 網絡底線意識既屬于常識范圍,又屬于新的倫理范疇。飛速發展的網絡應用,帶來了網絡倫理的相對缺位。提出七條網絡底線,可以說是在這方面的一個里程碑式的集成。倫理的概括與提升,必須從存在出發,從人出發。倫理學首要的基本問題是“作為人我們應當做什么”,并最終解決“做人”的問題,人才能走向圓滿。在互聯網這個虛擬的空間里,隱藏在五光十色的多媒體信息背后,無論怎么折射的作用,還是人的作用。人要自律,自律要有標準,而七條底線,就是做一個合格網民的底線標準。 網絡名人,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意見領袖。由他們提出七條網絡底線,正是拯救處于公信力懸崖邊網絡的自救力量。有良知、有責任感,這是意見領袖的基本素質要求。他們在民間輿論場上的示范作用,可以起到官方約束起不到的效果。互聯網的草根性,植根于民間的真善美。一切向往美好與善良的力量,都是在與假丑惡的抗衡中走向成熟與強大的。支撐互聯網健康發展的正能量,也只有在千萬個大大小小的意見領袖的示范下,在培育良好網絡素質的實踐中,才能匯聚起來,勢不可擋。(作者系武漢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生導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19]中國青年報:沒有底線 互聯網就沒有未來
- [ 08-17]信息真實是“七條底線”的“良心”所在
- [ 08-17]堅守“七條底線”需制度保障
- [ 08-16]北京貫徹落實"七條底線" 進一步打造網絡辟謠平臺
- [ 08-15]中國互聯網大會倡議共守“七條底線”
- [ 08-15]中國互聯網協會關于積極傳播正能量堅守“七條底線”的倡議書
- [ 08-14]七條底線 全體網民應該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