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遭“空城”尷尬:有人沒房住 有房沒人住
2013-08-30 08:35:02??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洪熙 李艷 |
日前,多省2012年審計工作報告密集公布,僅山東、海南、廣東和云南四省保障房項目初期供盤后,有5.64萬套房屋空置。 一邊是有人沒房住,一邊是有房沒人??;一邊是資金捉襟見肘,一邊又是房屋資源閑置——保障房“曬太陽”現象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誰愿住離單位40公里遠的地方?” ——地址偏僻環境差,申請人“寧要城里一張床” 在北京南六環馬駒橋的一片荒草地里,宏仁家園小區作為唯一的高層建筑十分顯眼。這個兩限房項目距離北京市中心30多公里,去年10月底開始入住。小區居民稱,小區北邊的1至4號樓,主要是西城區定向分配的房源,目前空置率超過一半,而且入住的多數也并非房主自己,而是轉租給附近村民。 記者在早高峰體驗了從宏仁小區到西城區上班的路途。小區唯一的公交車723路發車間隔在15分鐘以上,從小區到亦莊地鐵昌榮東街站車程約15分鐘,下車后還要步行20分鐘左右才能完成換乘。換言之,在不提重物的情況下,乘公交車從小區到地鐵站需耗時近1小時。而如果從小區抵達西城區半徑內,無論坐公共汽車還是地鐵,都需要兩至三小時。 “誰愿意住在離單位40公里遠的地方?”家住南六環張各莊的李大爺,目前租住在宏仁小區,房東就是西城人?!斑@地方是西城區定向分配的兩限房。人家要是住西城,在海淀上班,那搬到這,一天要花五六個小時上下班,一個人一天醒著的時間才幾個小時???” 地址偏遠又定向分配,成為保障房空置的首要原因。由于財政投入有限,不少地方把保障房建設任務安排在市郊,甚至縣里。在北京,2012年投入市場的各類保障房項目中約77%選址在五環及以外,且這其中一半尚未開通地鐵。在南京,今年初投入市場的岱山與龍潭保障房項目分別在城區20公里、35公里外,導致6000多套保障房只有幾百人提出申請。 選址偏遠,保障房所在地的交通等配套設施常常不健全,醫院、學校等公共服務也多有缺失,很多申請人“寧要城里一張床,不要城郊一套房”。去年云南空置的2.3萬套保障性住房,主要就是房子建好了,道路卻沒有完全修通,電、氣等配套設施也沒有全部完成。一些地方的保障房項目,周邊一兩公里范圍內都找不到超市、菜市、藥店和公交車站。 城市郊區多建有城市垃圾處理廠、廢水處理廠、工業園區,以及高壓輸變電站等城市配套服務設施,而不少保障房項目恰好處于這些設施周邊。例如,宏仁家園北邊緊鄰大型收割機生產廠,加工生產以及倒車檢驗的噪音很大,金屬撞擊聲不絕于耳。廣州的歸龍城、深圳龍崗以及北京常營的保障房都因毗鄰垃圾焚燒廠而一度頗受爭議。 |
相關閱讀:
- [ 08-07]四省空置五萬套 保障房緣何頻演“空城計”?
- [ 08-04]山東審計發現:1.29萬套保障房處于閑置狀態
- [ 07-22]北京海淀區補貼保障房家庭在城六區租房
- [ 07-11]全國半年保障房開工率69% 開工安居工程440萬套
- [ 06-09]北京保障房項目設計方案開展 部分設計可二選一
- [ 05-27]武漢公租房分配打破戶籍限制 外來人員待遇同等
- [ 05-10]北京住建委:保障房5年內轉讓只能原價出售
- [ 04-20]北京保障房新政實施后未取消經適房限價房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