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2009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的理由簡單得難以置信:當著阿拉伯世界說了幾句漂亮話。但評獎委員會的決定肯定是個錯誤。最起碼,這對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等獲獎者來說極不公平。他們都是在研究成果應用于世后被授予獎項,可奧巴馬什么也沒干就獲了獎。
當然,不能說奧巴馬總統什么也不干,這也不公平。頗具反諷意味的是,得了獎的奧巴馬扔了伸向中東的橄欖枝,接過助手遞給的刀。
《華盛頓時報》專欄作家這么評述奧巴馬:在小布什政府執政的8年時間里,左翼人士一直在抱怨他是好戰者,希望在全世界發動戰爭。如果布什總統是好戰者,那么奧巴馬總統就是戰神。
國防部長哈格爾已經表示美國海軍正在靠近敘利亞,并考慮發巡航導彈攻擊,以推翻巴沙爾政權。奧巴馬總統8月31日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將對敘利亞發起軍事打擊行動,由他擇機下令展開。
在展望奧巴馬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之時,多數評論都認為沒有連任之憂的奧巴馬會放開手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什么是他想做的事?現在這件事已經非常明顯:奧巴馬把美軍從阿富汗和伊拉克撤出,想卷入敘利亞的戰爭,而這將完全是一場奧巴馬的戰爭。
明眼人都知道,化學武器只是一個借口。就當前的敘利亞局勢來講,如若政府軍陷入絕境,使用化學武器應該是一個擺脫困境的手段。只是政府軍還沒有走到那樣的地步,在形不成合力的反政府武裝面前還占據極大優勢。英語媒體甚至評論,敘利亞政府軍“大局已定”。在這個節骨眼上,巴沙爾如果下令使用化武實在是“授人以柄”之舉,更何況是在他同意聯合國化武調查組入境之后才幾十個小時的節點上?
聯合國化武調查組已經完成取證工作,最快的結果也要在三周之后公布。但美國早已“先發制人”,國務卿克里8月30日宣布了單方調查證據。
敘利亞外交部作出憤怒的回應,指責克里所謂的證據完全是捏造的。俄羅斯總統普京也斥責有關“敘政府軍使用化學武器”的指責“完全不符合邏輯”,是“睜眼說瞎話”。
關于化武的疑云或許本身就是個假命題,美國的表態更多是“臉面”之爭:奧巴馬早就為敘劃定了“紅線”,現在化武已經使用,那不管使用者是誰,美國都必須做出反應,否則在該地區就失去了威信與影響力。
但是動武又能怎么樣?美國會是贏家嗎?未必。有專家預測,敘利亞將會成為一個更加反美的國家。敘利亞的極端伊斯蘭分子會發動一場更加猛烈的中東戰爭。
美國的盟友已經借故推辭了參與戰爭的舉動,這多少讓美國陷入尷尬境地。奧巴馬在宣布打擊敘利亞命令的同時,又推遲了三天內發動戰爭的預期。這也顯示出奧巴馬的顧慮:美國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利益是什么?它希望從敘利亞戰爭中獲得什么?這需要奧巴馬班底予以回答,但現在從官方的表述來看,還沒有答案。(楊子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