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保”屢變“商館”: 文物保護與利用何時解開“死結”
www.fjnet.cn?2013-09-05 10:18? 王學濤 王菲菲 胡靖國?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來說兩句
近日,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晉綏鐵路銀行舊址搖身變為商業用途的“惠公館”,引發人們熱議。近年來,像晉綏鐵路銀行舊址這樣,被出租經營的名人故居和文保單位比比皆是,許多文保單位,尤其是市縣級等低級別文保單位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 百年銀行舊址變身“公館” 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帽兒巷27號,坐落著太原市文物保護單位“晉綏鐵路銀行舊址”。它成立于1934年,因為發行紙幣多、銀行規模大、存在時間長,成為民國時期山西省的重要銀行。 然而,記者日前走進該文保單位,舊址已經煥然一新,外觀看去一派民國建筑風格,門匾上“惠公館”三個字非常醒目。原來,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晉綏鐵路銀行大樓在2013年4月已經完成重修工程。 “投資700多萬元,將外墻后來糊的水泥扒掉,根據原來的痕跡進行修復,里面的建筑風格也盡量遵循民國風貌。”負責人劉曉東告訴記者,他承租了這處文保單位,對舊址進行了修繕,并通過了太原市政府的驗收。他說,等各種設施完善后,將對外開放,舉辦民國建筑沙龍、公益講座,接待用餐顧客等。 針對有人認為這是在拿公共的文化遺產掙自己的錢,使文物失去了價值的質疑,劉曉東說:“如果不管它,它就塌了,還不如開發利用起來,讓它有一定的造血功能。” 太原市文物局文物處一位姓任的處長告訴記者,按照規定,對文保單位進行修復,要請有資質的設計單位編制修繕方案,報文物部門審批之后,方可請有文物保護資質的單位進行施工修繕。但晉綏鐵路銀行舊址作為太原市文保單位,在修繕時,太原市文物局并未收到任何上報的修繕方案。“太原市文物局在去年對他們下過停工通知。”任處長說。 對此,劉曉東的回應是,晉綏鐵路銀行是他和太原市政府共同修繕的,他對文物修繕的法規并不清楚,也沒有收到文物部門的停工通知。 事實上,近些年來,從北京文保單位嵩祝寺及智珠寺改建為高檔餐飲會所,到重慶文保單位“劉湘公館”變身豪華餐廳,其中的“保護”與“利用”如同糾纏的“死結”。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9]重慶宋慶齡舊居陳列館維修竣工 已正式對外開放
- [ 07-26]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管理將進一步科學規范化
- [ 07-17]避暑山莊文化使者成為文物保護義務宣傳員
- [ 07-08]動亂中的埃及文物:保護資金短缺 法律監管不力
- [ 06-29]中國立法機關修改12部法律 促政府職能轉變
- [ 06-21]西安古城墻上擺宴席 管委會稱不影響文物保護
- [ 06-20]廣東宋代墓葬被嚴重毀壞 主管部門不知情
- [ 06-18]廣州文物損毀再添一筆 3000多年歷史原只值5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