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貿區今日正式揭牌:28平方公里的改革試驗
2013-09-29 09:43:1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李艷 |
制度改革逐步形成 上海達成共識,這次改革,不是搞政策優惠,而是要在制度層面上改革,要在全國范圍做一個表率 李克強離開上海后,上海方面再次就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方案在上海層面征求意見,并與部委溝通。 由于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商務部、財政部、海關在內的眾多部委,溝通的效果將影響未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具體政策。 楊建文介紹,4月份,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與市長楊雄就相關的國家部委一個一個拜訪,一起探討,也得到各部委的支持。 他們從不同的角度,也從國家全局的考慮下,進行具體探討。“談得很細,一條一條的,中間也有分歧的地方。” 劉德介紹,與財政部的分歧很大。上海希望自貿區內的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優惠,而財政部的態度很強硬。后來上海做了退讓。 后期上海達成共識,這次改革,不是搞政策優惠,而是要在制度層面上改革,要在全國范圍做一個表率。 其中,制度層面的改革主要是行政審批的簡化,以及在金融、投資、貿易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這次自貿區方案中,負面清單管理是制度改革中重要一環節,“政府先把不能做的事情明確,在這個以外所有事情都能做,這與此前我們做的正面清單管理是不一樣的。” 劉德說,針對負面清單管理,工信部不建議在自貿區全面搞信息產業方面的負面清單管理。 劉德稱,整個磋商的過程,也是逐步形成共識的過程,一些細則方案需要時間完善。 楊建文說,把去年年底的方案拿出來看,包括今年兩會以后,總理到上海的時候,以及現在的整個考慮,方案是在不斷調整,而且一些細則到現在都還沒定型。 自貿區虹吸效應 自貿區具有虹吸效應,會對其他一些港口城市發生影響。首先會影響中國周邊、亞洲的港口,香港、新加坡等 其中服務業和金融領域的開放被認為是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最為重要的嘗試。 據了解,在自貿區總體方案涉及的近百項試點工作中,部分項目與服務業擴大開放有關,其中涉及金融服務、航運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文化服務、社會服務等6個領域。 《中國遠洋航務》上海分部主任、國內著名航運專家吳明華稱,上海是全球第一大集裝箱港,但航運服務一直是軟肋。 港口的軟實力—航運服務主要集中在貨運貨代服務、航運金融、航運保險、航運船舶融資、仲裁等。 但一些高端的航運服務都在國外。 目前,世界上三大海事仲裁,是倫敦、紐約、新加坡。 “我們現在仲裁總量最大,但仲裁都要到國外。”吳明華說,如果這些服務都集中在上海,那不僅是吞吐量,而是形成一個真正的航運中心。 吳明華分析說,這也會對其他一些港口城市發生影響,首先會影響中國周邊、亞洲的港口等。 很多航運要素會向這里聚攏,看到上海的優惠政策比較大,自然會吸引國外的航運企業。開放度越大,帶來的機遇更大。 上海自貿區的獲批,真實影響尚未可評估,但至少在心理上,對中國其他地區已形成沖擊。 香港富豪、亞洲首富李嘉誠已經預測,自貿區將有助于上海開辟市場。 盡管細則尚未全部公布,上海周邊的城市,比如蘇州、南通、舟山等長三角周邊城市都予以高度關注。 7月3日,上海自貿區方案剛獲國務院通過,江蘇省委研究室等機構在第一時間向江蘇省委政府遞交了研究報告。 報告稱,在目前經濟形勢下,中央賦予了上海的政策打破改革開放以來的常規套路,那就直接意味著上海自貿區會在較短時間內產生巨大的虹吸效應。 不過,蘇州市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介紹,自貿區突破性的政策,他們目前尋求如何與上海自貿區接軌。就如上世紀90年代中央設浦東新區一樣,上海周邊城市得到了十多年的發展機遇。 |
相關閱讀:
- [ 09-29]上海自貿區今日掛牌 以開放促改革打造經濟升級版
- [ 09-28]專家:上海自貿區建設是中國改革開放“第四波浪潮”
- [ 09-27]國務院公布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 金融創新先行先試
- [ 09-27]何亞非:上海自貿區是海外僑胞參與中國建設發展良機
- [ 09-27]上海成立自貿區 梁振英:香港可主動些 適度有為
- [ 09-27]國務院:在自貿區內暫停或取消投資者準入限制
- [ 09-27]國務院:上海自貿區將探索相配套的稅收政策
- [ 09-27]國務院關于印發上海自貿區總體方案的通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