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問題考驗美歐安全關系
www.fjnet.cn?2013-09-30 10:10? 阿南德·梅農?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美國《世界政治評論》網站9月25日文章】題:守衛的變化?美英法在敘利亞之后的關系 美國陷英法于不義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在授權對敘利亞使用武力的議會投票中落敗。 隨后幾周,評論家都在討論阿薩德政權使用化學武器帶來的危機是否預示著西方安全關系的重大改變。有些人開始聲稱,作為投票的后果,巴黎已經逐步替代倫敦成為華盛頓在歐洲的首選安全伙伴。這些說法的確在英國和法國引發了思考,但它卻有嚴重的誤導性。在美國選擇與歐洲盟友合作的問題上,英國依然是同類國家中的首選。危機真正的意義在于它顯示了長期趨勢:這兩個歐洲國家太過依賴他們的美國盟友,而后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方面傾向于無視它們的存在。 英國和法國政府是支持對敘利亞政權采取強硬措施的主要拉拉隊隊長。從暴亂開始初期,法國就強烈支持叛亂分子,呼吁驅逐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倫敦和巴黎一起勸說歐盟伙伴取消對敘利亞的武器禁運。兩國都疾呼對該國政權使用化學武器采取軍事報復。 突然,一切都改變了。由于下院的投票,英國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而巴黎和華盛頓繼續進行磋商。隨后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決定在下命令采取軍事干預之前首先咨詢國會,這又讓法國孤立無助,它孤單地繼續堅持“懲罰”阿薩德政權的立場。 西方安全關系未變毫無疑問,最近的事件意味著對法國和英國的某種羞辱。但是這些事遠不能代表西方安全協定的突然改變。盡管英國無法支持美國的任何軍事打擊,而法國依然愿意這樣做,但后者并不會取代前者成為美國在歐洲最親密的盟友。 首先,美國人依然珍惜聯系他們和英國人的獨特情報分享協定,而且,他們也對與英國人合作感到舒服。另外,法國國內對該國表現為——或看起來表現為——華盛頓最親密的盟友存在嚴重的政治不安。法國反對黨法國人民運動聯盟(UMP)迅速指出它反對干涉,并指責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盲目跟隨美國的政策。 UMP黨議會小組領導人克里斯蒂安·雅各布坦率指出,“法國的角色不應該是存著武器等美國國會投票。” 最后,英國自己也不打算果斷改變航向。的確,下院的投票對卡梅隆是個羞辱,也讓華盛頓很惱火。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英國政策走向像有些人所說的“默克爾化”。英國政治層并沒有反對使用武力。議會近500名成員支持這個或那個能最終導致動武的動議,只有52人反對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武力。這次投票是長期以來首相對議會管理不善的結果——具體到這次,就是決定在沒有預告的情況下匆匆讓下院議員們中斷假期趕回來,并堅持在聯合國核查人員發表敘利亞8月21日使用化學武器襲擊的報告之前進行投票。換句話說,這是非常偶然的,不太可能再次發生。 美國不再值得依靠 敘利亞危機的真正教訓不在于某個歐洲國家的角色,而是更廣泛的歐洲和美國之間的關系。前者無法像以前一樣依賴它們的北約盟友了。這部分是由于奧巴馬明顯不愿成為干涉主義者,他的猶豫不決讓很多歐洲部長沮喪憤怒;這也可能部分是由于歐洲鄰國不再像以前一樣對美國感興趣。 美國在導求軍事干預方面的確需要合作者。但是盡管它傾向于與歐洲國家合作,卻不需要它們發揮提供合法性外衣之外的作用。英國議會的投票帶來了政治上的麻煩,但不是軍事麻煩。 相比之下,歐洲不能離開美國采取行動。奧朗德盡管決意盡早對敘利亞實施嚴厲打擊,但是他最終只能承認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打擊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都無法實現。 這并不是說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已經死亡了。美國的利益規定,如果要進行干預,最好選擇可靠的盟友。 然而,超級大國能遵照自己的利益行事,而無須擔憂其他國家的感覺。 最近的事件顯示,美國對英法的重要性遠大于英法對它的重要性。 (作者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歐洲和國際研究系歐洲政治和外交事務教授阿南德·梅農)(參考消息)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30]綜合消息:敘總統說不與武裝反對派對話主要反對派稱歡迎安理會決議
- [ 09-30]一名敘利亞攝影師在敘東部武裝沖突中喪生
- [ 09-29]印度總理:敘利亞沖突只能通過政治途徑解決(圖)
- [ 09-29]敘利亞反對派確認愿意參加日內瓦二次會議(圖)
- [ 09-29]敘反對派:西方對敘態度猶豫令極端分子更團結
- [ 09-28]敘沖突令土耳其陷入孤立 土對敘政策飽受挫折
- [ 09-28]安理會涉敘利亞化武問題決議意義何在
- [ 09-28]時評:國際社會邁出政治解決敘利亞危機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