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好青年隋剛:傾心11年幫扶留守兒童 圓夢山里娃
www.fjnet.cn?2013-10-18 14:32? ?來源:齊魯網 我來說兩句
“山東哥哥”隋剛設宴招待臺江特困兒童 “山東哥哥”隋剛給汪江小學的孩子們照了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 “山東哥哥”隋剛給安龍縣納堡小學的孩子們送來課外書 冊亨縣孔屯小學的同學們歡迎山東哥哥 隋剛,男,1981年生,現為淄博市體育場街道辦事處金喬北區居民,是"山東青年五四獎章" 、"振興淄博勞動獎章"獲得者,曾榮獲山東省"全省助人為樂模范" 、"齊魯青年榜樣提名獎" 、"感動淄博十佳職工" 、"感動淄博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早在2002年夏天,剛剛踏入社會的隋剛,從新聞節目中看到貴州土家族留守兒童羅秀梅因為家庭貧困面臨失學的消息,當時,還處在實習期,月工資只有300塊錢的隋剛,當即決定幫助這位渴望上學的孩子重新走回課堂,從此,他無論自己的日子過得多么緊,都定期從不高的工資里省出很大一部分給羅秀梅寄錢寫信,鼓勵她好好學習,后來,隋剛從媒體上看到苗嶺山區還有很多為了生存苦苦掙扎的留守兒童,心酸里,隋剛記下他們的地址,然后默默的為孩子們寄去生活費和文具。從最初的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到后來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隨著工資的增長,幫扶的擴展,他的溫暖,也愈發的不可收著。在漫長的十一年歲月中,家境并不富裕的隋剛用他的愛無私的支持著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十一年里,他每月都會給孩子們匯款,從未間斷,僅保存下來的匯款單據就達50000多元,可是直到今天,隋剛的月工資也不過兩千元左右,每個月還要支付近600塊錢的房貸,還完貸款,所剩已不多。直到今天,隋剛總是習慣的穿著單位發的工作服,洗的發白著,一成不變著的樸素,甚至落伍。 可是隋剛能省總還是省的,這個80后的青工,過著最簡樸的生活。他把不抽煙、不喝酒、從不追求名牌、從不進酒吧歌廳等等這樣的習慣,看成是節省開支的很大優點。隋剛曾說,這樣想想,咱不是賺了很多嘛。把不奢侈的部分視作賺,這實在是當今80后的珍貴。其實,沒有人知道,這個陽光男孩,每每望見那些對他來說高價的水果,都會快速的走開,隋剛說,要是幾個芒果就夠孩子們買上幾本書的話,他還是能忍的。這些年來,隋剛是從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生活中,榨出他能省下的所有,給他的那些牽掛的弟弟妹妹們。 這個80后的獨生子女,有著那么多不識的少數民族弟弟和妹妹,他們在貧困的民族地區,為了書本費與一日三餐掙扎著,過早的懂事著。而隋剛,和他們在一起,一起努力的節省著、懂事著,他用一個80后能做到的所有,將生活的要求降到了最低。隋剛不但在物質上幫助那些孩子,更注重精神上對他們的幫助,一有空,隋剛就喜歡給孩子們寫信。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可孩子們只知道他叫隋剛,只知道是位哥哥,哪里人、哪個單位,茫茫人海里,單純的孩子,怎會知曉。 隋剛不但盡自己最大努力幫助困難群眾,還積極動員周圍朋友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關愛。他的無私奉獻精神,贏得了廣泛的贊譽和支持,在隋剛的倡導下,發起針對黔東南、黔西南山區貧困學生的助學大行動,隋剛及其友人籌集資金近40萬元在貴州省臺江縣汪江建設了希望小學并順利落成交付使用,幫扶貴州省臺江縣方召中學貧困生2萬元,幫扶貴州冊亨縣孔屯小學、榮慶小學留守兒童近3萬元;為貴州安龍縣納堡小學、冊亨縣鍋廠小學、納碰小學等大山深處的學校共送去近30000冊圖書、5000余件文具、10000余件衣物…… 在隋剛的帶動下,全國有近3000人與貧困孩子結成了幫扶對子,隋剛的事跡引起強烈社會反響,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山東哥哥",以他為代表的"山東哥哥"助學大行動已成為一個響亮的公益品牌。 生活就是一把標尺,可以量出一個人道德品質的高貴。就是這樣,隋剛這位80后青工,用超出他的年代的那種韌勁兒,延展出屬于他自己的精神坐標,就是這樣,十一年來,隋剛用自己的堅持,累積資助了貧困山區那么多的留守兒童,使他們免去了輟學的不幸。使他們堅強有希望的生活在這個前進的時代里,因之改寫了那些留守兒童的命運。恒常事,最是經得起流年。不驚天動地,卻天長和地久,而我們的社會,需要更多這樣的好青年,更多個隋剛,更多個燃起廣原的力量。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5]山東好青年劉昌碩:百米井下奉獻青春15年 鐵礦山上鉆研開創新技術
- [ 10-11]山東好青年王楊:吉林抗洪搶險保衛家園 沖在一線傳遞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