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仲勛在洛陽:要求管好部隊紀律(組圖)
www.fjnet.cn?2013-10-25 07:04? ?來源:鄭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兩次蒙冤下放洛陽 習仲勛與洛陽群眾的魚水情 老百姓都不吃的豆芽皮,他還在吃 1975年5月,在北京被單獨監護多年的習仲勛再次被下放到洛陽,“換一個環境,休息養病。” 這一次,習仲勛在洛耐度過了3個春秋。 洛耐在洛礦南側不遠,中州西路從兩廠之間穿行而過。與上一次在洛礦不同,這次允許夫人齊心與他同行,以便照顧。 “房子很小,20平米左右,屋里除了床、桌子和凳子,也沒有什么其他家具。”郭鳳桐,原洛耐廠工人,習仲勛在洛耐時的隔壁鄰居。“習老喜歡喝酒,有時候早晨到南大堤挖野菜、野蒜苗,回來再拌點蘿卜絲、白菜心,就把我喊過去喝點。” 有一天,郭鳳桐家吃豆芽,兒子收拾豆芽時,把豆芽皮剝下來要扔掉。習仲勛正好從外面回來,見狀連忙伸手阻止。 “這豆芽皮也能吃啊,好好的干嘛扔掉,這是浪費!豆芽皮比起革命時期的草根和樹皮,可好吃多了!” 郭鳳桐一聽,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因為平時連老百姓也不吃豆芽皮的,他身為副總理,怎么還吃豆芽皮。 除了豆芽皮,習仲勛吃蘋果時都不削皮。家里人吃飯時,米粒掉桌子上,都會撿到碗里吃掉。 一天,習仲勛要給橋橋買輛自行車,委托理發師傅丁宏如到儲蓄所里幫他取40塊錢。到了儲蓄所一查,賬單里只有100多塊錢。“這么大的領導,銀行里只存了100塊錢啊。”丁宏如感慨地說。 泡大澡堂,與工人聊家常 在洛耐,習仲勛生活很規律。“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鍛煉、泡澡和讀書看報。大清早5點多就起來沿著南村堤壩快走,早飯后,就到洛耐廠區浴池里泡澡,然后回家讀書看報。他記憶力很好,路上看見誰基本都能喊出名字,打打招呼聊聊天。” 出工廠大門左轉,沿著箭頭指示走不多遠便是洛耐浴池。浴池看上去有些老舊,但至今仍然在營業。 在走訪中,洛耐的工友、鄰居提到習仲勛,都知道他有泡澡的“癖好”,幾乎每天都要泡澡,風雨不誤。 “他從來不去小池子里自己泡,總是跑到人多的大池子里跟大家伙一起泡著,大多時候聊工人的生活情況,家庭收入,還有家里孩子的情況。鄰居丁根喜是他陜西老鄉,他倆一個口音很說得來,經常一起去泡澡,還讓丁根喜的兒子幫他搓背呢。”郭鳳桐回憶說。 習遠平在《父親往事——憶我的父親習仲勛》一文中詳細記述了習仲勛到洛耐浴池泡澡的情形:工人們常來串門,誰家來客,我家里準多一份好吃的;我家里有了伙食改善,也短不了端給左鄰右舍。至于廠里熱氣騰騰的大澡堂子,工人們喧嘩嬉鬧的聲浪,更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場景。當時,父親有了一個泡澡的“癖好”:每天早晨9點,大澡堂子剛換上新水,他就下水泡著;只要我在他身邊,就招呼我一起泡。一塊兒泡著的,還有下夜班的幾十個工人。我至今記得,父親那時是最快活的:額上掛滿汗珠和水霧,身子泡得紅紅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心底的笑,大聲與工友們說著工廠的事、家庭的事,還有國家的事。現在,改屬中鋼集團的洛陽耐火材料廠舊址還在,印象中,大澡堂子還熱氣騰騰地開著呢!回想起來,父親的泡澡“癖好”其實是與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與人民坦誠相見、交流無礙的“癖好”。 田間路旁,握住封大糞知青的手 有一天,與習仲勛相識多年的“忘年交小朋友”王文良在玉米地里封大糞,習仲勛正好從田邊路過,看到他便喊了他一聲。 王文良從玉米地出來,習仲勛笑哈哈地打招呼,照例伸出手來要跟他握手。王文良急忙擺手說,“不不,習伯伯,我剛剛在給玉米封大糞,手臟!” “我就要握封大糞的手,勞動人民的手怎么會臟?”習仲勛笑呵呵地握住他的手,問了家里最近的情況,鼓勵王文良在勞動中堅持學習。 提起這件事,王文良至今還是很激動。“一位國務院副總理,握住一位在田間封大糞的知青的手,噓寒問暖。他對基層群眾和勞動人民是有很真摯的感情的。” “與國務院副總理比起來,他更像一位親密的鄰居。每到逢年過節,很多工人都請習仲勛到家里吃飯,他也請工人到家吃飯。他跟這里的人有很深的感情,即使在恢復工作后,他百忙中還先后兩次給老鄰居丁根喜寫信,敘說別后思念之情。” 齊橋橋后來回憶說:“過年時請客的人家多了,我們和父母只好分頭去參加。我父親也常請客還人情,我記得我們子女來探親時,家中的人手多了,有時我們會整天在廚房忙碌。” 在洛耐的這段時間,習仲勛“既不是黨員,又沒有工作”,但在齊心的回憶文章中,“這段時間是仲勛感到最為舒暢的日子”。 菜市場中,為賣雞蛋老太太鳴不平 南山果園的路上有個菜市場,不管買不買東西,習仲勛都愛在這里轉悠。看看貨色,問問價格,了解市場行情。 在菜市場中流傳著習仲勛平糾紛的故事:有一天,當地農村的一個老太太,拿著自己家里母雞下的十幾個雞蛋到工廠門口叫賣,當時一個雞蛋可以賣5分錢,而當時一個壯勞力干一天活也就能掙兩三毛錢,十多個雞蛋對老太太講,太重要了。 當地駐軍的一個小戰士,路過很好奇,拿起雞蛋來看了看,結果不小心把一個雞蛋打碎了。老太太哭著嚷著非要小戰士賠償。想不到的是,那小戰士非但不認錯,嘴里還嘟囔著不服氣,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 這時正巧一位胖胖的老干部模樣的人路過,問明情況。老太太說:“好不容易攢了半月,十一個雞蛋,買鹽買醋,就靠它了,恁讓老干部給評評理。” 老干部從口袋里拿出一張五元的人民幣,塞到老太太手里,老太太說什么也不接,只求老人把雞蛋買下來,五毛錢就夠了。老人問了老太太村里生產隊的一些情況,老太太說“俺孩在大隊一天才掙一毛五”。他對老太太說,他在工廠吃食堂,讓老太太把錢和雞蛋都拿回家。老太太連連稱謝,拿著雞蛋和錢一步三回頭地遠去了。 這時,胖老頭轉過身來,聲色俱厲地責問小戰士:“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第四條你知道不知道?小小年紀,太不像話了,你這種行為,像個解放軍戰士?回去寫個檢討,交給指導員,讓他告訴你們的團長,好好管管部隊的紀律!我是習仲勛!” 從此后,每到習仲勛從菜市場路過,大家都主動向他問好,大家都覺得這老干部體貼人民,能為民做主。 依依不舍離洛陽,奔赴廣東搞開放 習仲勛在洛陽期間既深入群眾,又時時刻刻關心著國家大事。 在洛礦下放期間,他有一臺半導體收音機。“他很少跟我們談論國家大事,但他收音機里全是關于國家形勢的新聞。”杜道杰回憶道。 在洛耐時,他每天都要讀書看報,了解國內外形勢。同時堅持鍛煉身體。“有一次他說,相信黨會給我平反的。我一定要把身體保持好,還有很多事情要去做。”郭鳳桐說。 1976年10月,“四人幫”被粉碎,人們興高采烈奔走相告。“‘四人’幫粉碎后,習伯伯邀請我和父親到家里吃飯。很少動手做飯的習伯伯親自下廚,操刀掌勺,一邊切菜,一邊唱著:‘鏘鏘齊鏘齊鏘鏘齊’,特別開心。”王文良回憶說。 粉碎“四人幫”的消息公之于世的第二天,習仲勛便給華國鋒寫信,表達了“決心養好身體”、“力爭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重新為國家盡力的愿望。 習遠平回憶說:“沉冤得雪的父親回到戰友們身邊時,大家都十分吃驚。小平和葉帥當時就愣住了,葉帥說:仲勛同志,你16年備受磨難,身體竟然還這么好?!毫無疑問,父親在逆境中長年砥礪的敏捷思維和健康體魄,對他后來主政廣東,大膽實行改革開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石。” 1978年2月22日,習仲勛按照中央的通知要求,乘坐晚上的火車趕赴北京。1978年4月,習仲勛南下,把守祖國的“南大門”廣東,并創立了深圳、珠海經濟特區,“殺出了一條血路”,寫下了改革開放的時代篇章。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習仲勛論統一戰線》一書出版
- [ 10-22]習仲勛紀念郵票遭搶購 上漲將近10倍
- [ 10-22]原甘肅書記:習仲勛號召干部走出“衙門”深入鄉村
- [ 10-22]原甘肅書記:習仲勛號召干部走出“衙門”深入鄉村
- [ 10-18]習仲勛夫人齊心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憶仲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