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詳解三中全會怎么開?農村城市改革交替提出
www.fjnet.cn?2013-11-09 08:07? 羅丹陽?來源:中新網 我來說兩句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將于今日至12日在北京召開。 屆時《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提請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 這次為期四天的全會,是近20年來,首次將會議舉行時間由10月改在11月。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自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七次三中全會發現,經濟議題是三中全會的主要議題,但在特殊歷史情況下,也曾進行過人事調整。 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一個重要議題是換屆選舉中央委員, 大會完畢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 所以“屆”指的是第幾屆中央委員,而不是第幾次開會。 指的是中共中央委員會議。 如十八屆三中全會指的是十八大的黨代表選舉出來的中央委員召開的第三次中央委員會議。 會期 多集中于3-5天 最短僅1天 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并不固定,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共召開了7次三中全會,其中4次在10月份召開,9月、11月和12月各召開過一次。最晚的一次是十一屆三中全會,在12月18日才開幕,而最早的是十三屆三中全會,于1988年9月26日開幕,國慶節前結束。 本次三中全會定于11月9日召開,這是20年來第一次在11月份召開的三中全會。上一次在11月份召開三中全會還要追溯到1993年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開幕于11月11日。 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張希賢認為,一般黨代會在秋季召開,因此三中全會也就排到了黨代會次年的秋季。具體召開的時間則根據黨內的工作安排以及國內外形勢,提前數月決定。 三中全會的會期一般在3-5天左右,其中,1984年10月20日召開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會期最短,僅有一天。而與之對應的,是該次會議的會議公報也是自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來最短的一篇,全文只有500多字。此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字數有將近5000字,是目前為止最長的一篇公報。 十一屆和十三屆三中全會是會期最長的兩次,達到5天,十四屆、十六屆和十七屆三中全會會期是4天,而十五屆三中全會的會期為3天。十八屆三中全會為期4天的會期與上兩屆三中全會相當。 參會 十七屆三中全會邀農民列席 根據歷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從十一屆三中全會起,會議參與者為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后來包括中央顧問委員會、中央紀委等成員都列席過會議。 但是,參加三中全會的中央委員中會有部分委員因故缺席。例如十一屆中央委員共有201人,而參會的有169人。十七屆三中全會缺席人數最少,204名中央委員中僅有2人缺席。 張希賢認為,因請假而缺席三中全會比較常見,有些是因為工作崗位離不開人,也可能是身體上的原因。 在列席人員中,中顧委委員列席了十二屆和十三屆三中全會。張希賢說,中央顧問委員會成立于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為全黨處在新老交替的特殊時期。“老一代退下來,新一代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在其設置的10年之間,因此中顧委委員兩次列席了三中全會。 張希賢表示,中顧委委員會參與小組討論并進行發言,也會參與全會之前的征求意見,中顧委委員的意見會有不小的影響力。 此外,從十二屆三中全會起,中紀委委員僅在十四屆三中全會未列席。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中,黨的十七大代表中從事農業農村工作的部分基層同志和研究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部分專家學者也列席了會議。本次會議上,三農問題成為討論重點,會議不僅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并針對農村改革提出了2020年目標。 張希賢說,這是第一次在三中全會上邀請在基層工作的黨代表以及專家、學者列席會議,是擴大黨內民主的一種形式。“會前征求意見和會上發言,都有助于決策的科學性。”張希賢說。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9]三中全會將釋哪些改革紅利 專家回應民眾十大關切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期間政治局將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
- [ 11-09]人民日報評三中全會:中國道路“歷史新起點”
- [ 11-09]十八屆三中全會今開幕 全球關注中國改革再出發
- [ 11-08]中國民眾“三中全會”期待:住有所居、公平正義
- [ 11-08]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 外媒關注中國改革決心
- [ 11-08]外媒:中共三中全會將“接招”諸多挑戰
- [ 11-08]三中全會,歷史抉擇樹航標(全面深化改革·決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