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可以在環保問題上做得更好 申爾胡伯說,中國的大氣污染非常嚴重,但他認為中國政府對污染的反應比許多國家都要積極。政府已開始控制污染企業,中國在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資也是世界最高的。 “霧霾很可能只是環境污染的最初現象,接下來是水源污染。我曾經和一些中國部長級人物交流過,他們認為,到2050年中國可能會成為發達國家,到時可以在環境問題上向歐洲看齊。但我認為中國很可能沒那么多時間了。” “首先中國境內的環境已非常險惡,第二,全球性氣候變化也會加重中國的負擔。中國已經變成了一個容易受傷害的國家。” 申爾胡伯認為,中國可做的事還有有效使用能源。“據我觀察,中國的能源浪費現象很嚴重。我認為,在能源有效利用以及發展再生能源問題上,中國可以達到很多,治理環境可以做得比目前更好。我覺得中國完全可以做到既能發展經濟,也能保護環境。” 人類共享大氣層,各國不應只顧自己利益 波茨坦環境影響研究所的研究結果不僅停留在理論上,以申爾胡伯為首的科學家們還提出過許多實現減排目標的操作建議。例如根據國情發放減排指標,超標者可以向未達標的國家購買剩余指標。根據科學家的計算結果,推行這一規則后,為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帶來的收益,將遠超使用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氣及原油)帶來的收益。而發展中國家可以將此收益投資發展再生能源。 遺憾的是,愿意接納這個建議的國家并不多。印度是目前人均排量不足2噸的唯一人口大國,將成為上述規則的直接受益者。令人不解的是,印度也是激烈反對這個建議的國家。在發達國家內,默克爾只是少數幾個愿意采納上述建議的國家首腦之一。 申爾胡伯說:“有些國家有良好愿望,例如中國很清楚保護環境的意義。但中國也擔心因此獲得一些義務,在自己的發展中無法完成。一些發達國家卻說,所有國家應該平等對待。” “但是世界只有一個地球,也只有一個大氣層,如果每個國家僅考慮到自己的利益,最后這個世界就真的毀滅了。這種情況令我很沮喪。我作為科學顧問參加了大部分氣候峰會,但很少帶著樂觀的心情回家。” 人類目前已經感覺到了氣候變化帶來的后果,例如美國的颶風、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德國的洪水等,強烈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申爾胡伯最后說:“我們現在是在和自然界賽跑,至于是否能贏,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希望是有的。”(完) |
相關閱讀:
- [ 11-07]世界氣象組織:2012年全球溫室氣體濃度創新高
- [ 11-04]從奧巴馬借助大數據成功連任說起
- [ 10-29]藝術家將住“蛋殼屋”內 旨在警示氣候變暖(圖)
- [ 10-21]環境界“諾貝爾獎”獲得者秦大河:將持續關注未來地球發展
- [ 10-11]專家稱氣候變暖毋庸置疑 將多方面影響日常生活
- [ 10-04]美國探險家在中國重慶發現巨大洞穴
- [ 10-01]研究首次揭秘八千年來南極磷蝦數量受氣候影響
- [ 08-20]暴雨洪澇災害襲擊南粵 農民損失慘重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