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反腐新思路:“老虎蒼蠅”一起打 網絡舉報辟專區
2013-11-11 18:29:22?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責任編輯:林晨 林誠悅 |
分享到:
|
人民網北京11月11日電(記者 李葉)11月1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又一次推出“走進中央紀委監察部”報道,該系列報道意在介紹中央紀委監察部的組織機構和信訪舉報、案件檢查等工作程序,已推出6期。在此兩天前,該網站推出了黨風廉政建設民意調查,收集網友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看法和評價。自開通上線以來,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保持較高更新頻率,注重與網友交流,其做法受到網友普遍好評。 9月下旬,隨著對各地各單位巡視情況的公布,2013年第一輪中央巡視工作結束。中央巡視組第二輪巡視工作已于10月底啟動,再次派出十個巡視組。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馬懷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十八大以后,中央在紀檢監察工作的公開性、透明度方面,有比較大的舉措。特別是巡視也形成了一種震懾力,“這種巡視效果可能是過去的巡視制度所不具備的,對各級黨委政府、各個單位,特別是一把手,有比較強的監督效果”。 加強巡視體現中央從嚴治黨決心 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兩次聽取審議巡視工作情況匯報,這是以前沒有過的。同時,“巡視”也成為互聯網上的熱門詞匯。 中央紀委副書記張軍日前在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就“改進巡視工作,強化巡視監督”與網友在線交流時表示,大家高度關注巡視工作,說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人民群眾迫切期盼我們黨采取有力措施,對“四風”和腐敗現象加以遏制、擊一猛掌,堅決懲治,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推進廉潔建設,這是一個原因。第二,人民群眾對巡視工作寄予厚望,這是一種特殊的監督形式,希望巡視組找出“老虎”和挖出“蒼蠅”,讓他們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處理,形成對腐敗分子、潛在腐敗分子的震懾,遏制腐敗蔓延勢頭。第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改進巡視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通過新一屆黨中央首輪巡視,實踐證明這些舉措是完全正確的,適應了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形勢的現實需要,體現了從嚴治黨的要求,贏得了黨心民心。 對于巡視制度,馬懷德指出,這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監督制度,模式正在發生變化。“比如說一次一授權,巡視組有組長庫,是抽取的,不是固定的,本身它不會形成所謂的監督者被監督者所‘俘虜’的可能性。另外,這種監督非常認真,不是走過場,持續的時間比較長,再一個它的透明度比較高,所有巡視的地點、巡視的對象、巡視組的組長副組長,包括巡視辦公地點、巡視最后的報告、巡視結果,都向社會公開,透明度比以前提高,效果也比較明顯”。 十八大后反腐新思路四特點 查處十余位省部級 自中央“八項規定”頒布以來,紀檢部門動作頻頻:從遏制“舌尖上的腐敗”,治理“車輪上的腐敗”,到懲治“月餅盒里的腐敗”,再到嚴禁“賀卡上的腐敗”。有分析認為,這表明了中央反“四風”工作“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反腐上,用“大小齊抓,不留死角”的工作做法,“既抱了西瓜,又撿了芝麻”。 馬懷德將十八大以后中央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概括為四個方面: |
相關閱讀:
- [ 11-10]制度反腐專家呼吁設政改特區先行反腐治本
- [ 11-09]中紀委首推網上黨風廉政民意調查 無需實名注冊
- [ 11-08]獲王岐山好評 邱縣欲令反腐漫畫產業化致富農民
- [ 11-07]外媒:中共反腐倡廉鎖定“七項整治”
- [ 11-07]媒體盤點落馬貪官:臺上高調反腐 臺下大搞腐敗
- [ 11-05]專家:從中央到地方反腐提速 不再只依靠查大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