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廊坊11月12日電(宋敏濤 徐麗坤 張春娥)養鳥之習,古已有之,遣興怡情,健身養性。而說到鳥籠制作,在北方,大多數養鳥、喜歡玩鳥籠的人都知道“喬氏鳥籠”,“三河喬”鳥籠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已遠近聞名。 11日,記者來到河北省三河市西關村“喬家大院”,見到了正在做工的喬宗慶。喬宗慶家中客廳的墻上專門設置了一排雙層陳列柜,上面擺滿了他的得意之作?!斑@是竹鳥籠,這是木鳥籠,這是烏木籠,這是駝骨籠……”喬宗慶一邊向記者細數他的寶貝,一邊向記者介紹:“鳥籠主要有百靈籠、畫眉籠、金絲雀籠等五大類,要說樣式什么的,那就更多了,不同的鳥用不同的鳥籠?!?/p> 今年59歲的喬宗慶是“喬氏鳥籠”的第三代傳承人,制作鳥籠也有30多年。喬宗慶告訴記者,“喬氏鳥籠”起源于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因其父親喬玉章創制的竹制鳥籠物美價廉而譽滿京城。改革開放后,養鳥之風又起,他多次到北京各鳥市考察,發現鳥籠供不應求且質次價高。為此,他決心繼承父業,專門從事鳥籠制作。 喬宗慶告訴記者:“制作鳥籠,不僅要有技藝,還要有創新;不光要靠手藝,還要靠靈感和悟性。你看,像這個小葉紫檀鳥籠,是我花了四個月功夫研究出來的,從選料到做工都花費了太多心血,手藝活兒,往往最需要靈感,不舍得賣?!睋套趹c家人介紹,喬宗慶做事認真,對制作鳥籠可以說到了癡迷的境界,多年來總宅在家里一門心思研究制作“喬氏鳥籠”,凌晨一兩點睡覺是常事。在他的眼里,每件作品都有瑕疵,都有進步的空間。 據介紹,“喬氏鳥籠”的制作工藝多達165道,做工精細,考究,耗時較長。“從選料、制籠腔、制拉條、制籠頂到最后的組裝鳥籠,一共需要165道工序。鳥籠講究精細美觀,所以必須保證精細度,通常毫米是我做工的計量單位?!闭劦街谱鞴に嚕瑔套趹c如數家珍:“選料更是一個講究活兒,竹節大的不能用,竹子表面有斑點的不能用,通常都得我親自去江南一帶選毛竹。去年選了3000多棵竹子,能用的也就1000多棵,基本上10棵竹子最后能用的頂多也就4、5棵。” 之后,喬宗慶小心翼翼拿出他的珍品——三貼皮,乍一看,與其他的竹制鳥籠并沒有什么區別,細看才發現,它更為精細、結實,圓潤、美觀,摸起來更加光滑,“通常,普通的鳥籠用竹子內瓤制作,而這個鳥籠整個都用竹皮制作而成,三面貼皮,保證了鳥籠的美感,整個鳥籠最考究的工藝在于幾個竹節整體貼合,對稱分布在鳥籠兩側,渾然天成?!眴套趹c興致勃勃地介紹著。 據介紹,目前“喬氏鳥籠”并不愁銷路,用喬宗慶的話來說就是:供不應求。多年來“喬氏鳥籠”遠銷國內外,日本、新加坡、北京、山東等地的人們紛紛慕名前來購買。但喬宗慶告訴記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買到我的鳥籠,只有你真心看上我的鳥籠,不論是說好還是不足,只要能說出個門道來,不管錢多少,我都愿意賣,但是如果你不懂我的鳥籠,那么給多少錢我也不賣?!?/p> 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是個大問題,看著正在做工的兒子,喬宗慶笑著告訴記者:“‘喬氏鳥籠’后繼有人,兒子喬梁從小就癡迷制作鳥籠,這些年學習繼承了他制作鳥籠的全部手藝,是“喬氏鳥籠”第四代傳人?!?完) |
相關閱讀:
- [ 11-04]傳統體育項目申遺存濫竽充數現象 尚缺少明確標準
- [ 10-25]福建土樓(華安)文化展示點
- [ 10-25]開漳文化展示點
- [ 10-25]天福茶文化展示點
- [ 10-06]“非遺”節目免費上演 福州市民樂享“文化大餐”
- [ 09-14]福州24位省級“非遺”傳承人獲補助 每人3000元
- [ 09-12]韓國泡菜申請加入非遺 為白菜改名摒棄中國元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