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刊文論三中全會:明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013-11-17 16:58?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李艷 |
分享到:
|
明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全面深化改革,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放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上。只有時刻把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贏得最堅實的群眾基礎,得到人民群眾的真正擁護。 目前,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顯著增強,這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一個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與過去相比,也有了極大的改善。但是,我國在創造舉世矚目增長奇跡的同時,人均GDP在全球所處位置卻依然比較靠后。我們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并沒有因經濟高速發展而發生根本性改變。廣大人民群眾日益提高的物質、文化和生態環境的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矛盾依然存在,在某些方面矛盾還相當突出。如何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 從總體上講,堅持發展仍然是解決我們面臨所有問題的關鍵。但從具體情況看,繼續沿用過去的發展方式不僅國內資源環境承受不了,復蘇乏力的世界經濟也接納不了,后起國家的奮力追趕又在逐漸消減我國傳統的人口紅利比較優勢……面對國內外復雜多變的嚴峻形勢,只有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凝聚共識再出發,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動力,激發市場的內在活力,使之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才能解決發展中的一系列難題,繼續創造新的增長奇跡,為全體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有發展成果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牽一發動全身、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只有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贏得群眾的廣泛擁護,取得令人民滿意的成果。為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我們不僅要牢牢抓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個重點,牽住“牛鼻子”,還要及時深化社會體制改革,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通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得以充分發揮,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通過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總之,全面深化改革一定要把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放在突出位置,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的自我發展機會,提供更公平的分享發展成果的制度環境,使人民的需求真正得到體現,使人民的權益實實在在地受到維護。本報評論員 |
相關閱讀:
- [ 11-17]三中全會《決定》: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 [ 11-17]孫曉莉:推進省管縣體制改革不能一刀切
- [ 11-17]孫曉莉:推行省管縣制度改革有利人口倒掛地區做大做強
- [ 11-17]三中全會《決定》:探索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體制改革
- [ 11-17]三中全會《決定》:巡視制度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
- [ 11-17]三中全會《決定》: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 [ 11-17]三中全會《決定》:我國將減少軍隊非戰斗機構和人員
- [ 11-17]圖解:三中全會《決定》高頻詞TOP50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