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逐條逐句逐字審閱 《決定》審議稿修改539處
2013-11-19 07:41? ?來源:北京晨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收到2564條意見和建議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越是重要的改革舉措,越要深入研究,力求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的檢驗。 7月22日,農歷大暑時節,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北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調研。在交易所大廳,他向工作人員詳細了解涉農產權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轉交易情況。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這是一個積極探索。如何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的前提下完善聯產承包責任制,既保障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又通過合乎規范的流轉增加農民收入?一系列問題在下一步改革中要好好研究。 為了深入弄清情況,文件起草組立即成立專題調研小組,并委托有關單位,進農村,訪農民,開展有關農村土地問題專題調研。 直接調研、委托部門和機構調研、聽取專家意見、旁聽政協會議……一個個重大改革命題,正是在這樣的調研過程中不斷得出答案。 半年多時間,80余次分組會議。文件起草組對《決定》稿反復修改,從重大表述、重大舉措,到文字表述、遣詞用句,一一認真推敲、細致打磨,力爭每句話都論據充分、精益求精。 改革的文件,要堅持改革的性質;改革的文件,要突出改革的舉措。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不‘十全大補’、不面面俱到”的要求,文件起草組堅持“三不寫”:一般性的舉措不寫;重復性的舉措不寫;純屬發展性的舉措不寫。 《決定》的形成過程集中了全黨全社會的智慧。從9月初《決定》征求意見稿下發中央黨政軍機關和地方100多個單位,不到一個月,文件起草組共收到總計2564條意見和建議,其中從黨和國家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也提出了意見和建議。提交全會審議的文件稿中,反饋意見的吸收率超過40%;增寫、改寫、文字精簡等修改共539處;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1120多條意見和建議…… 據新華社 《決定》誕生記 正式啟動 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決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決定。同時批準成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起草組,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 4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央和國家機關,解放軍和各人民團體發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不到一個月,118份意見和建議從全國各地匯集到北京。 走訪調研 4月24日,在文件起草組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充分認識新時期改革的歷史特點、現實條件、具體任務,人民群眾對改革的新期待、新要求,對今后一段時期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戰略部署。 4月底到7月初,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主持召開文件起草組全體會議,就《決定》稿涉及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逐一分析研究,發表重要指導性意見。 文件起草組直接調研、委托部門和機構調研、聽取專家意見、旁聽政協會議……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武漢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所調研,詳細了解涉農產權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轉交易情況。文件起草組立即成立專題調研小組,并委托有關單位開展有關農村土地問題專題調研。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其他同志也十分關心《決定》稿起草工作,分赴全國各地開展調查研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對《決定》稿起草提出了重要意見。 審議修改 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決定》送審稿進行審議。 9月4日,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決定》征求意見稿下發中央黨政軍機關和地方100多個單位。從黨和國家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也對《決定》征求意見稿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9月1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對《決定》稿的意見和建議。 從9月4日起不到一個月,文件起草組共收到總計2564條意見和建議。提交全會審議的文件稿,反饋意見的吸收率超過40%;增寫、改寫、文字精簡等修改共539處。 10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聽取了《決定》稿在黨內外征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后將文件稿提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 11月9日至12日上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京召開。聽取全會各組意見和分組討論的意見和建議,《決定》稿多次審議和修改。 通過《決定》 12日下午3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舉行閉幕會,出席全會的中央委員經表決,一致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據新華社 |
相關閱讀:
- [ 11-19]習近平逐字審閱《決定》 要求不“十全大補”
- [ 11-18]習近平接見軍事斗爭后勤準備會代表
- [ 11-18]習近平:中美關系已建設成摩天大廈
- [ 11-18]俄客機失事造成眾多人員遇難 習近平向普京致慰問電
- [ 11-18]習近平會見克林頓 李克強將訪歐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