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問題各方努力爭取達成初步協議 伊謀求雙贏
2013-11-21 10:12? 劉 歌 楊 迅 李博雅?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為期3天的新一輪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對話會11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開始舉行。這是自今年10月中旬以來在日內瓦舉行的第三輪對話會。各方均表示希望本輪會談能取得實質進展,并達成相關協議。截至本報記者發稿,談判仍在進行,尚未對外公布任何結果。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11月20日率團出席對話會。他強調,本輪對話會上,各方希望在解除對伊朗制裁、伊朗和平使用核能方面達成共識,取得積極成果。目前對話具有良好條件,各方亦有政治意愿。中方希望各方抓住歷史機遇,展現更大政治智慧、更多誠意,相向而行,立場不能后退。李保東說,若要對話會取得成果,各方需共同努力,需展示更多靈活性。中方愿與各方一道,積極推動本輪對話會取得積極成果。 各方希望抓住機遇 為促進本輪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有關國家作出積極努力。 在談判前一天,英國首相卡梅倫與伊朗總統魯哈尼通電話,這是10多年來英國首相與伊朗總統第一次進行電話交談。唐寧街發言人稱,卡梅倫和魯哈尼表示要抓住11月20日談判的機會。 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伊朗外長扎里夫對本輪談判持樂觀態度。他表示,只要雙方帶著良好的信念和政治意愿參與談判,談判就有望取得成功。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19日在答問時表示,目前正面臨通過第一步談判獲得更多成果的歷史性機會,這是美國要向世界傳遞的信息。普薩基說的“第一步”指的是,美方在此次談判中強調要讓伊朗停止核項目,能夠為更長遠的協議奠定基礎。 巴基斯坦國防大學教授哈姆尤·汗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多年的僵局,伊核問題目前迎來了一定程度的轉機,談判雙方都應作出一定的讓步,為打破僵局創造有利的環境。目前來看,西方國家應該采取更多的積極措施來推動伊核談判的進程,包括減輕對伊朗的制裁,向伊朗承諾不會對其采取軍事手段等,以消除伊朗的后顧之憂,這樣伊朗才有可能做出實質性的讓步。 |
相關閱讀:
- [ 11-20]伊核談判為何難以柳暗花明
- [ 11-20]新一輪伊朗核談在即 奧巴馬稱未知是否可達協議
- [ 11-20]伊朗核談判今舉行 各方“心事”各異表態不一
- [ 11-19]外交部就中方援菲進展、伊核問題等答問(實錄)
- [ 11-19]伊朗總統稱伊核談判不允許西方“過分要求”
- [ 11-19]普京認為解決伊朗核問題出現轉機
- [ 11-17]俄羅斯敦促勿對伊核計劃的解決方案隨意修訂
- [ 11-15]過半以色列人反對與伊朗達核協議 支持軍事行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